“舊樓加裝電梯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一旦徹底解決了鄰里關系和資金等問題,國內舊樓加裝電梯的潛在市場必定會迸發出驚人的能量,舊樓加裝電梯采購量也必定會出現井噴式增長。”業內專家向政府采購信息報/網記者說道。
中國電梯協會安裝維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蔡如賓曾粗略算過一筆賬,舊樓加裝的電梯一臺的價格在55萬到65萬之間,如果按照一家企業一年加裝100臺電梯來計算,舊樓加裝電梯市場就是近6000萬元的產值,利潤保守估計在600萬元。
目前,舊樓加裝電梯受到各地廣泛關注,然而,由于鄰里協調、資金籌措等難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國內的舊樓加裝電梯市場整體上進展遠未達到預期。
為了加快舊樓加裝電梯工作進程,改善老舊樓房居民的生活質量,為老舊小區居民尤其是老、弱、病、殘、孕等群體提供出行方便,北京、江蘇、廣東、山東等多地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或辦法,對加裝電梯實行財政補貼。
通過整理,政府采購信息報/網記者發現,目前,國內大部分已經出臺舊樓加裝電梯政策的省市為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而河南、安徽、海南也在奮起直追,部分以省內若干有條件的小區作為試點進行舊樓加裝電梯工作,待時機成熟后再以點帶面進行大范圍推廣。
根據物權法規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一般而言,目前國內老舊住宅樓居民想要安裝電梯,也普遍需要經本小區房屋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并簽訂加裝電梯協議。
這一規定在各地的執行也不盡相同。比如,山東青島需要本單元居民100%同意,方可加裝電梯。而北京市則研究出臺相關規定,如果一棟樓內60歲或65歲以上的老齡居民比例過半,且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其他所有權人不得反對加裝電梯。
關于出資比例問題,大部分地區仍然以業主自籌為主,業主可根據所在樓層、面積等因素分攤資金,分攤比例由出資的全體業主協商確定。例如,湖北恩施還給出了自己的資金分攤比例作為參考:以第三層為參數1、第二層為0.5、第一層為0,從第四層開始每增加一個樓層提高0.1個系數,即第四層1.1、第五層1.2、第六層1.3,并依此類推出資比例;同一樓層各戶的出資比例可以按照業主專有部分占該層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確定。
目前,已經出臺舊樓加裝電梯政策的省市多數都明確規定了政府財政資金補助的形式及數額。通過整理,記者發現,北京、山東、南京等省市補貼力度較大。
其中,北京通州區今年將在市級財政對增設電梯購置及安裝費用補貼24萬元/部的基礎上,由通州區級財政再補貼6萬元/部,2019至2020年,由北投集團再補貼6萬元/部;北京海淀區今年是在市財政補貼40%、最高24萬元/臺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區財政補貼,使補貼比例擴大到50%、最高30萬元/臺;而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水、電、氣、熱、暖等實施改造的,由市財政按照實際發生費用給予財政補貼,最高不超過40萬元/臺。
山東省內五大試點市按照每臺電梯給予40%、每臺補助不超過25萬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南京舊樓加裝電梯補貼標準為市、區兩級予以50%的資金補助
浙江杭州對市區范圍內四層及以上的非單一產權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政府給予20萬元/臺的補助;涉及管線遷移所需的費用由各管線單位和政府共同承擔。
另外,南京、杭州、深圳、茂名等部分城市還可以申請提取房屋所有權人名下的住房公積金、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舊樓加裝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