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前三季度加裝電梯85宗。圖為圓通橋大廈加裝的電梯已經開始使用。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根據惠州市住建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16年6月前全市完成電梯加裝16宗,2016年6月至12月底達到42宗,今年前9個月為85宗,加裝電梯工作在2016年年中得到加速。究其原因,2016年5月發布實施的《惠州市區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改變了以往需要100%業主同意才能申請的規定,改為2/3以上業主同意就可受理審批。
市住建局直屬規劃分局負責人表示,加裝電梯容易出現業主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需強化鄰里間的溝通,或者請社區居委會、街道辦進行調解。
在下埔、下角、麥地等區域分布著200個老舊社區,存在逾1000棟電梯加裝的需求,該項工作仍需加速。面對這一局面,引入財政獎勵機制支持業主加裝成為方向。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惠州市區既有住宅加建電梯財政補助實施辦法》已經上報市政府審定,實施后小區加裝電梯將獲得3萬—5萬元/臺財政補助。同時,加裝電梯的各項流程得到優化,國土、報建等部門將實現聯動,收費環節大幅減少。
1 新規實施前僅加裝電梯16宗
電梯加建并不容易。記者在采訪中得知,河南岸金城花園、江北江畔花園等小區都出現高低層業主之間的糾紛。在金城花園12棟C單元,高層住戶家中老人行動不便,提出加裝電梯方便上下樓。申請過程中,因低層住戶以及其他業主不支持而作罷。在江畔花園同樣如此,高低層業主間對于加建電梯意見無法統一,多次籌備申請難以實施。
部分成功加建電梯的老舊小區,初始階段的協調工作并不容易。惠城南壇濱江苑小區A、B、C棟沒有電梯,上下9層樓成為高層業主生活難題。“從2007年開始提出加裝電梯,前后七八年終于實現了。”該小區業主李大爺說。
《惠州市區中心區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2012年出臺,至2016年的四年里,僅有圓通橋大廈、市氣象局宿舍樓、市地稅局職工宿舍樓等16個小區成功實施加裝。對比全市超過200個老舊小區的需求,只是很小一部分。在這種背景下,結合廣州、深圳等城市的經驗,惠州2016年5月發布實施《惠州市區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對老辦法進行優化,指出申請既有住宅加建電梯,樓棟2/3以上業主同意就將受理審批。
“有些業主不贊成也不反對,讓他簽名同意不會簽,沒法申報。”市住建局直屬規劃分局負責人介紹,新規定解決了這個問題,加建樓棟有2/3以上業主同意就能申報,市住建部門對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審核以及加建方案是否可行,通過審批后進行公示,公示期間沒有人反對就可以開建。
程序優化迅速帶來該項工作突破。市住建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莊禮濱在與市民交流時公布一組數據,自2016年6月新辦法實施后,去年下半年加裝電梯業務量達到42宗。今年截至9月,加建電梯業務達到85宗。
“最難的都是第一臺,老舊小區只要有一個樓棟完成加建,后面的就會快很多。”某電梯加裝公司負責人介紹,業主看到加裝電梯帶來好處,就會有示范作用。
2 統一高低層業主意見成關鍵
“以前會來找我們商量,現在直接繞過我了。”在采訪江北某正在籌備電梯加裝的某小區時,一名低層住戶抱怨。
市住建局直屬規劃分局負責人介紹,鄰里之間的尊重和理解非常重要。加裝電梯一般是高層業主需求迫切,低層業主則無所謂。該負責人說,加裝電梯后,高層業主上下樓和出行變得便利,低層業主將面臨通風、采光、視野等受阻的不良影響。部分沒有預留電梯通道的老舊小區要從陽臺邊加建,一定程度上影響住戶隱私。
“樓梯房的價格是越高價越低,加裝電梯后就反過來了。”該負責人表示,有沒有電梯對物業價值的影響顯而易見,加裝后原來價值最低的7、8、9等高樓層迅速實現增值。記者在該局網絡問政平臺看到通過審批申請、進入對外公示周期遭到反對而終止電梯加裝的情形。
市住建局直屬規劃分局局長黎明介紹,能否加建的基礎仍是業主之間充分的溝通和協調,加裝電梯費用不同樓層、面積業主間如何分攤,加建公司的選定和加建方案等,都需業主自行商議決定。市住建局負責人坦言,還需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等進行介入調解,減小各方分歧。
政策
最高可獲得5萬元補助
加裝電梯工作近年來受到政府關注,主管部門推出多項便民利民措施。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有加裝電梯需求的小區,業主提出申請之后該局會有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幫助業主完善加裝方案。同時將加強與國土、報建等部門的聯系,優化和完善申報流程,為市民提供便利。
申報加裝電梯的多項收費也大幅減免。住建部門取消了道路紅線圖,只要提供查詢圖即可,費用從3000多元降至200多元;對測量費進行折半收取,從3000多元降到1600多元。
記者還了解到,為激發業主加裝電梯的熱情,市財政將給予相應補助。據市住建局發布的信息,該局已經草擬《惠州市區既有住宅加建電梯財政補助實施辦法》,并上報市政府審定,通過審定后將正式實施。根據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財政補助在時間上限定為3年,自頒布實施起,一年內每臺補助5萬元,兩年內每臺補助4萬元,三年內每臺補助3萬元。這意味著在未來3年新申請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業主將獲得最高5萬元的補助。
直擊
電梯兩三天
就能安裝好
2月12日,橋東片區老舊小區長湖苑一期5棟樓前,一座外觀透明時尚的電梯安裝完成。業主劉先生介紹,從機器架好到電梯天井裝完只用兩天時間。“爬了近10年的樓梯,總算可以乘坐電梯上下樓了。”記者注意到,在安裝現場,電梯公司把電梯部件批量做好,分為多個小節拉到現場安裝。“整個過程和砌積木很像,基本沒有噪音和影響,兩三天就能全部安裝好。”工人介紹。
該類型裝配式電梯在惠州多個小區開始推廣,市公路局宿舍樓、濱江苑小區以及市住建局宿舍等多個小區均選取類似類型電梯進行加裝。“電梯不大,占地較少,對樓梯和采光的影響比較小。”市公路局宿舍居民李叔說。
聲音
改善舊區環境
刺激加裝需求
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加裝電梯越來越受到市民關注,“基本上每天都能夠接到一兩宗申請,今年以來這種情況更加明顯了。”
具體到原因,一方面,新管理辦法放開了100%業主同意的閘門,大量前期協調難的老舊小區辦理加裝電梯業務出現轉機;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回暖,房價走高帶來部分改善型市民回流老舊小區。
樓市專家、惠州世聯行副總經理胡光宇說,居住在老舊小區的很多業主基本上都是惠州最早一批的有房市民。隨著居住需求的不斷提高,換房置業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業主對于是否加裝電梯不會太過在意。結合當前的樓市表現,部分購買能力有限的業主開始放棄換房的想法,轉而完善原有的老舊小區住房,從居住的角度來說,加裝電梯將有效實現小區的完善。
市住建局負責人對此表示認可。該負責人介紹,以前加裝電梯工作的難點之一是大量住戶是租客,原本的業主已搬到其他地方居住,這使得業主再花錢加裝電梯的需求有限。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部分業主開始更加關注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完善,自然帶來該項工作的穩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