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新樓盤的玻璃房游泳池等建筑不斷逼近,水蔭路68號老樓外墻加裝電梯的空間越來越小。
2013年,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68號之五、水蔭路7 2號之一兩棟9層高老樓內的20多名住戶,分別向廣州市規劃局申請了加裝電梯事項并獲得批準。但規劃獲批后,因與相鄰的水蔭路70號廣州市園林房地產開發公司的一棟在建樓盤存在用地范圍爭議,兩棟老樓內業主們開工建設電梯的工程一直受阻,至今未能如愿蓋成,住戶們不得不繼續忍受沒有電梯帶來的不便。
對于此事,廣州市規劃局近期網絡答復稱兩棟老樓的電梯申請規劃依舊有效,而越秀區黃花崗街道辦已經多次組織老樓業主和新樓開發商進行過協調,試圖促成此項民生工程,但目前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現場
老人下樓不便 只能陽臺“放風”
羅伯是水蔭路72號8樓的住戶,已經84歲高齡。因為沒有電梯,腿腳不便的他一個月才會下樓一次。更多的時候,羅伯每天就坐在家中的陽臺“放風”,看看藍天白云。
因為老樓加裝電梯的施工過程受阻,而且一拖就是4年之久,至今沒有見到希望的羅伯,近期只好搬去了白云區的女兒家住,方便被照料。
羅伯的女兒告訴記者,父親如今更是坐上了輪椅,如果還住在老樓,沒有電梯很難下樓。“如果加裝了電梯,一定搬回去住,畢竟是住了十幾年的房子,去附近看病也方便。”
今年8月24日下午,南都記者實地探訪時,遇到住在水蔭路72號9樓的一名男業主下樓,由于家中有嬰兒,該名業主和妻子一個抱小孩,一個搬嬰兒車,其他家人則負責拎雜物。
“每天爬上爬下9樓,沒電梯真的很辛苦。樓里的老人更麻煩,有的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下來一次。”該名業主稱。
問題
規劃獲批4年 仍然無法動工
據業主代表王先生(化名)等人提供的材料顯示,早在2013年9月份,水蔭路68號之五、72號之一兩棟老樓內的20余名住戶,就幾乎在同時間取得了加裝電梯的規劃審批許可。
在一份廣州市小型建設工程開工備案證明書上記載,水蔭路68號之五加裝電梯工程已經在黃花崗街道辦等部門進行了開工備案,蓋章落款時間是2013年12月26日。“備案后,當日就開始動工。”王先生等業主介紹。
但是兩棟老樓加蓋電梯的工程,卻在開工幾日后受阻。王先生介紹,電梯井挖到一半時,施工遭到相鄰的水蔭路70號一棟在建樓盤開發商廣州市園林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阻撓。該開發商以老樓加電梯的施工會影響其新樓盤地下室工程安全為由,要求老樓電梯工程暫停。
王先生等業主描述,當時雙方發生了爭議甚至沖突,老樓加裝電梯工程被迫中斷。
今年3月份前后,水蔭路68號之五、72號之一的業主們,得知水蔭路70號新樓盤已經成功封頂,2層的地下車庫也早已施工完成,遂決定重啟兩棟老樓的加裝電梯工程。但是,廣州市園林房地產開發公司一方再次以68號、72號申請加裝電梯的規劃已過期失效為由,以圍蔽工地、阻止工程隊進入的方式阻撓老樓加裝電梯的工程施工。
王先生稱,因為68號、72號加裝電梯的工地被對方圍蔽在工地內,電梯施工遲遲沒有辦法開展。
回應
市規劃局:老樓加裝電梯規劃至今有效
就水蔭路兩棟老樓在2013年申請獲批的加裝電梯規劃至今是否有效的問題,王先生等業主曾在今年3月于廣州市規劃局官方網站上進行過網絡問政咨詢,廣州市規劃局主任信箱于今年4月1日明確答復:“水蔭路68號擴建電梯工程已經核發建證,并已開工建設,故該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是合法有效的。”
南都記者在廣州市規劃局的官方網站上,也查詢到了上述咨詢和答復內容。
老樓業主們還在規劃局網站上詢問了水蔭路70號新建樓盤是否超出用地規劃紅線,臨建售樓部是否存在違建等問題。規劃局的答復是“建議向有關部門申請公開水蔭路70號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及其附圖”、“經核查,該項目除一棟臨時辦公用房外未批復臨時售樓部工程”。
黃花崗街道辦:希望能找到解決方案
針對水蔭路68號、72號老樓加裝電梯與70號新樓盤之間的用地范圍爭議,南都記者8月25日曾電話聯系廣州市園林房地產開發公司的伍姓副總,但未能成功。對方在回復其他媒體短信采訪請求時也進行了婉拒,并建議媒體去向規劃部門了解。
同日,越秀區黃花崗街道辦負責水蔭路68號、72號老樓加裝電梯一事協調工作的負責人張先生接受南都采訪時表示,涉及此次加裝電梯爭議的僅僅為水蔭路68號之五、72號之一兩棟樓內共計20余戶居民。
張先生介紹,水蔭路上述兩棟老樓加裝電梯事宜是件民生工程,街道辦非常重視。但目前的爭議涉及到歷史原因,所以才拖了4年之久。2013年老樓申請裝電梯獲得規劃許可后,因與新樓盤基坑施工存在安全隱患而暫停,現在業主看到新樓竣工想重啟裝電梯,又因間距問題發生分歧。
“街道辦做了大量工作,跟業主溝通不下七八次,跟新樓盤開發商溝通不下十次,區規劃局也就此問題約談過開發商,街道辦也跟規劃局開過四次協調會。”張先生稱,黃花崗街道辦非常支持這項民生工程,希望努力推進促成。本周一,街道辦將再次約談廣州市園林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就相鄰老樓加裝電梯問題再進行溝通,“希望能找到最優化的解決方案”。
對于水蔭路70號新樓盤是否存在超出用地紅線、涉嫌違建等問題,張先生稱70號樓盤的規劃、施工許可手續都是齊備的,用地紅線范圍需要進一步向規劃局核查。老樓業主們所提的新樓盤工地所建的玻璃房游泳池,“明確告訴你它是一個臨時搭建建筑,規劃圖紙上沒有”。黃花崗街道城管部門已將此涉嫌違建項目上報越秀區城管執法中隊,區城管中隊已立案,“如果確定是違建,肯定通不過驗收,會被拆除的”。
張先生稱,雙方協商最理想的結果是,在不影響水蔭路70號新樓盤消防通道和驗收的情況下,讓兩棟老樓的業主成功加裝電梯。“現在的焦點是開發商讓多少米的問題”。
上一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德政”應緩行
下一篇:北京市老樓加裝電梯已達6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