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被寫進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和納入中山市政協重點提案后,中山市舊樓加裝電梯工作不斷加速,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成功加裝案例已突破20宗,另有80宗報建已獲受理,61宗獲批加建。
最近,這項工作又有了新進展。近日,中山市城鄉規劃局對2015年出臺的《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從簡化申請材料、優化委托手續、增加協調機制、制定技術規定等方面對加裝工作進行完善,目前該辦法仍處于對外征求意見階段。此外,備受關注的建設資金問題也有望取得突破,中山市副市長高瑞生表示,中山市正加快研究出臺財政補貼方案,為舊樓加裝電梯工作提速。
爆發
去年至今已有逾20宗成功加裝案例
先后召開6次業主大會,前后歷時311天,僅前期協調和申報工作就用了200多天……回想起一年多前的電梯加裝歷程,東區夏洋街63號住戶鄭秀娟印象深刻。
東區夏洋街63號是中山市第二例舊樓成功加裝案例,也是中山出臺《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后的首例。雖然用時近1年,但與此前的首例相比,其整個報建審批和建設用時已大幅縮短了1年多。
東區夏洋街63號加裝工作用時大幅縮短得益于逐漸明晰的加裝路徑和市場力量的深度介入。
2015年出臺的《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從報建條件、審批流程和資金籌措等多方面對加裝工作提出了規范,相關部門也逐步提高審批效率,加裝審批流程由原來的20項降至10項以下,為加裝工作提供了指引和便利。
電梯行業企業是推進加裝工作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夏洋街63號加裝項目由廣東易佳梯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參與推進,除該案例外,該公司還承建了夏洋街53號和55號兩例加裝項目。中山市依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另一家深度參與中山本土舊樓加裝電梯工作的企業,從2016年至今,在中山市內由該公司已承建的舊樓加裝電梯近50臺。此外,包括美迪斯電梯有限公司等電梯行業巨頭也相繼加入。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供加裝服務的企業紛紛延長服務環節爭奪市場份額。如今,加裝服務企業的服務范圍基本涵蓋了住戶協調、設計、報建審批、費用方案、建設施工和后期管理等加裝工作全流程,逐漸摸索出一套可復制的經驗。
在路徑逐漸明晰的前提下,中山本土的舊樓加裝案例逐年增加,并在2017年形成了第一個加裝潮。據統計,僅2017年中山便有超過40宗加裝報建申請,2017年以來,全市就有超過20例成功加裝案例,而此前5年,全市才完成3宗。
新規
舊樓加裝電梯可用公積金
今年在中山市城鄉規劃局網站可公開查詢的加裝電梯公示項目就有36宗,加裝熱潮仍在持續。
為進一步規范加裝工作,中山市城鄉規劃局本月制定出臺《管理辦法》,提出了多項修訂內容,其中較受關注的一項新增內容是,業主可按照相關規定申請提取本人名下的住房公積金來加裝電梯。
中山市依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桂堯表示,目前中山舊樓加裝電梯價格為50—60萬元,費用分攤戶數普遍為5—10戶,按照常用費用分攤方案,樓層越高住戶的費用份額越高,一些住戶最高分攤額度可達10萬元,這對于老舊小區的住戶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為減輕住戶費用分攤負擔,目前不少加裝電梯企業可為住戶提供費用分期付款等支付方案。何桂堯認為,公積金的介入可進一步緩解住戶的資金緊張問題。
《管理辦法》另一個引人關注的調整是首次提出了具體的加裝技術要求,旨在破解加裝工作缺乏標準的“痛點”。如《管理辦法》提出,增設電梯設計方案以實用為原則,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不計算綠地率,不計入建筑密度,不得變相增加住宅使用空間,不得嚴重遮擋本交通單元內住宅或相鄰住宅。增設電梯方案的梯井(或連廊)與本交通單元內住宅或相鄰住宅主要使用房間(臥室或起居室)窗戶的正投影凈距小于6米,可視為嚴重遮擋。
另外,新增的電梯井和連廊的尺度以滿足基本交通需要為準,不得以增設電梯為名增加非交通必要的使用面積,電梯井占地尺寸不超過2.5米×2.5米;電梯井與擬加裝電梯的建筑物外墻(不含陽臺)距離不宜超過2米(若結構要求可適當放寬),且原則上應正對樓梯口設置;交通連廊凈寬不超過1.5米;可結合加裝電梯方案對現狀綠化、通道等進行改造。
展望
加快研究制定本地質量標準
“與路面交通相對應,電梯是中山城市發展的‘縱向交通’,對中山城市建設發展同樣重要。”中山市政協委員、中山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士倫對舊樓加裝電梯工作關注已久,其今年參與撰寫的政協提案《依托國家電梯產業基地優勢打造舊樓加裝電梯示范城市》被列入了今年中山市政協重點提案。
他表示,中山現有電梯保有量已超過5萬臺,但仍存在電子資源不平衡問題,在中心城區占據大片面積的老舊小區仍用不上電梯,小區居民縱向出行難問題較為突出。加快舊樓加裝電梯將可進一步暢通城市的“縱向交通”,同時,也可借助加裝工作,推動城市更新,為打造宜居宜業環境提供支撐。
事實上,自2012年以來,中山市已有近10名政協委員就舊樓加裝電梯工作提交了相關提案。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指出,中山舊樓加裝電梯工作雖然起步較早,但目前全國各地對舊樓加裝電梯都積極主動,速度很快。接下來,中山還要進一步提速,取得新突破,創造中山本土加裝經驗,打造舊樓加裝電梯示范城市。
在市政協和社會各方的推動下,舊樓加裝電梯工作已被提至中山市政府的重要日程。中山市副市長高瑞生表示,中山市政府接下來將抓緊出臺中山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和財政補貼方案,制定舊樓加裝電梯質量標準,為加裝建設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目前,市財政部門正借鑒相關城市經驗,抓緊研究財政補貼配套辦法;質監和經信部門計劃吸收物聯網技術,探索建立全市電梯公共救援平臺;質監部門正組織技術機構、行業協會、電梯龍頭企業,研究制定涵蓋舊樓加裝電梯基礎受力設施、鋼結構技術、各層站走廊安裝規范等加裝全流程的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