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說起與電梯有關的新聞,有兩個關鍵詞。一是“加裝”,給老舊小區裝臺“外掛”電梯是不少居民的企盼;二是“安全”,幾年前新華坊小區的電梯故障導致人員傷亡事件,以及時有發生的電梯困人、失控的新聞,使乘梯安全經常成為焦點。
為了老百姓能安心“上上下下”,杭州做了很多工作。去年11月22日,上城區首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運行,標志著加裝電梯工作取得了突破。11月30日,杭州出臺了《關于開展杭州市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意見》,對符合條件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政府給予每臺20萬元的補助。
在今年杭州市“兩會”上出爐的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中,有一項就與電梯有關:“積極推進市區既有住宅電梯加裝,做到‘愿改盡改’;電梯安裝智慧監管裝置1萬臺以上,實現10萬臺以上電梯維保透明全覆蓋。”
2018年過去了近5個月,這項民生實事進展如何?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近期開展的“代表監督周”活動中,由部分市人大代表、區人大代表組成的監督小組專門就此進行了專項督查。昨天上午召開的座談會上,市住保房管局、市質監局等職能部門,就相關情況做了匯報。
14處加裝電梯項目已完工
38處正在施工
市住保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度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實施計劃》于1月正式印發,目前六城區均已建立機構、明確任務、積極推進。
截至5月14日,全市五城區累計共有157處加裝電梯項目通過聯合審查,其中14處項目已完工,另有38處項目正在施工。市住保房管局將進一步明確節點,倒排工程進度,加快推進加裝電梯工作,爭取11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年工作目標。同時,在對轄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基礎條件排查和居民意愿摸查調研的基礎上,提前謀劃2019年目標和三年行動計劃。
電梯安全智慧監管工作的牽頭單位是杭州市質監局。在2017年電梯透明維保完成5.5萬臺基礎上,今年杭州要累計實現透明維保電梯數量達10萬臺以上,基本實現全市電梯全覆蓋。同時,還要完成1萬臺電梯安全智慧監管裝置的安裝。在人員密集場所公共電梯、住宅小區老舊電梯中推廣安裝智慧監管裝置1萬臺以上,對電梯安全風險開展實時監測。
電梯透明維保,就是要求維保人員在作業時,通過手機APP實時采集、上傳維保現場作業數據和照片,市民、維保和物業公司等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時查詢監督。杭州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透明維保10萬臺的目標預計10月底前能夠完成;1萬臺電梯安全智慧監管裝置的安裝,力爭11月底前完成。
據介紹,目前三菱、日立、通力等電梯制造廠家新生產的電梯,出廠已經標配遠程監控裝置,可以對電梯本體的運行、故障和困人等狀態進行遠程監測。已在使用的一些年份較久的電梯,則需要加裝第三方的監測裝置。據介紹,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已有5047臺電梯完成智慧監管裝置的安裝工作。
杭州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監管裝置是否達標,杭州已經統一了評價標準,就是應當具備“3+1”功能。一是實時監測電梯運行狀況,實現故障預警;二是遇到電梯困人,能自動定位、自動報警;三是與96333聯網,通過相關平臺實現自動派單、快速救援。最后一個“1”,即識別乘梯不文明行為,并進行勸阻,作為推薦性標準鼓勵各方積極采用。
居民意見不統一
仍是裝電梯最大的制約
市住保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從當前實施情況來看,距離進度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制約項目開展的最主要因素,還是業主意見難以統一。“雖然根據有關規定,只要三分之二住戶同意、無書面反對意見就可以開展加裝電梯,但實際操作中,一層和二層住戶反對的聲音還是比較強烈。”此外,由于業主之間后續溝通不到位,經常出現意見反復的情況,導致進度受阻。對此,只能由社區工作人員盡力做業主的思想工作,但是也很難取得突破。
針對這一情況,市住保房管局會同市民政局、財政局研究制定了初步方案,多措并舉調動社區加裝電梯工作積極性:一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社區進行補貼,每加裝一臺電梯給予社區一定的補助資金;二是對加裝電梯業績突出的社工在年終優先推薦“最美社工”;三是將加裝電梯工作列入和諧(文明、平安)社區考核體系。但是這些措施的實際效果,還有待檢驗。
在電梯安全智慧監管裝置安裝的推進中,除了各地推進進度不平衡,更大的問題在于電梯網絡信號覆蓋。杭州市質監局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仍有約30%的電梯沒有網絡信號。
據介紹,下一步市質監局將按照市政府專題會議要求,督促各區、縣(市)政府和幾大運營商建立市、區兩級專門工作對接小組,明確責任和分工,落實專職人員,優化流程細化任務,加大網絡基礎設施投入,加快網絡鋪設工作進度,消除電梯轎廂內手機信號盲區,切實提高有線網絡覆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