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人民日報以《材料少了 便捷多了——國務院四部門精簡行政許可申報材料試點成效初顯》為題,聚焦精簡行政許可申報材料試點工作。
其中,質檢總局開展試點的創新做法被重點提及。中國質檢微信節選出來,一起來看:
國家質檢總局采取內部討論和公開聽證相結合的方式,著眼精簡材料和優化流程雙重目標。
----------------------------------------
國家質檢總局強調聽證會的全程規范性?!拔覀冎贫艘惶淄暾幏兜牟僮髁鞒?,會前一周通過總局官方網站發布聽證公告,綜合考量代表身份、利益訴求、地域特點等因素選取聽證代表;會中組織有序,會后認真梳理聽證意見建議,對未采納意見予以逐一解釋。”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許新建介紹。
----------------------------------------
“現在辦證太方便了,效率很高!”1月5日上午9時54分,上海眾志衛生用品有限公司辦事人員在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協同平臺上填妥許可證申請資料,點擊了提交鍵。9時58分,審批流程辦結,公司已在市質監局網上辦事平臺下載到了電子證書。
“以前辦證至少要三個月,長一點要半年,至少要去窗口兩次,材料籌備要費時兩周左右,光申請書就要填8頁紙?!惫究偨浝硇烀魅A表示,現在質檢總局精簡了申請材料,開展“不見面審批”,只需在網上提交電子版的一頁申請單、承諾書、營業執照和產品檢驗合格報告,材料齊全的話馬上就能下載電子證書。
如此高效便捷的審批申報,正是得益于審批材料的精簡改革。國務院審改辦在提出精簡標準的基礎上,還要求對試點事項進行全流程精簡。
國家質檢總局按照應減盡減的要求,對于設立認證機構審批事項,就“新設認證機構審批”“擴大認證業務范圍審批”“延續有效期審批”等審批環節的原有66項申報材料進行系統梳理,擬取消其中29項材料,占原有申報材料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