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聲音
加快城市“微改造”列入了今年十件民生實事,在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分組討論中,花都區代表團第二組進行了一場“微改造”討論會,人大代表、基層代表各抒己見,區有關負責人和區職能部門現場回應。市人大代表、花都區區長葉志良表示,花都全區共有38個老舊小區納入微改造,今年將完成16個,針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也將考慮給予補貼。位于該區新華街的9號小區微改造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預計將投入1500萬元進行微改造。
居委會:居民擔心后期維護沒人管
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提出,今年推進200個老舊小區微改造,包括化糞池改造、三線改造、部分舊樓宇電梯加裝和水電氣改造、外觀環境整治等,不斷改善老城區居民生活環境。
位于花都區的九號小區在去年11月通過微改造實施方案的專家評審。“這個小區非常舊,長久以來,這40棟房子幾乎沒有‘動’過。”京華社區居委會主任何莉現場表示,九號小區建筑物是磚土結構建筑,年久失修,外墻剝落情況十分嚴重,迫切需要解決。九號小區大部分居民都對微改造表示歡迎,但是目前的改造方案中沒有解決最關鍵的外墻剝落問題。此外,她認為后期維護比改造更重要,“現在居民擔心的不是改造,而是改造以后未來的維護,“后期維護不跟上,很快又會變成老舊小區?!?/p>
代表建議:老百姓最關心的先改造
現場不少人大代表認為,微改造應該一棟一策,根據小區實際需要改造,外墻是否納入改造范圍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拔⒏脑鞈撜髑罄习傩找庖姡瑐€人認為小區改造應該是量力而為,老百姓最關心的先改造”,市人大代表郭史忠說道。市人大代表姚俊英建議,微改造可以考慮一棟一策,另外,加裝電梯時可考慮增加套內面積辦法,也可以減少改造阻力。市人大代表郭吉安也提道,改造要先解決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地方,每個小區的具體情況可能都不一樣,要選一些試點社區,改造項目可以因不同小區做適當的調整,政策要切合實際。
花都在該課題報告中還對老舊小區更新增值做了潛力分析,包括發展物業運營收入、停車收入、廣告收入等。對于小區改造和日后維護費用問題,市人大代表吳文斌認為,可考慮賦予小區“造血功能”,比如加蓋兩層物業增值,可以抵消改造的前期投入;再如利用改造后的空余空間做停車位、廣告位出租等,獲得的收入可考慮作為長期維修資金,提高市民對改造的參與度。
相關部門:探索微改造可復制模式
據介紹,花都全區共有38個老舊小區納入微改造,其中,今年將完成16個小區的微改造工程,“任務非常重”?;ǘ紖^政府分管負責人表示,微改造投入有限,然而需要改造的項目不少,微改造政策也待更明確。除了爭取市里更大支持的同時,“是否可以在政策上進行探索和突破,比如能否抽疏改造,能否把臨街住宅改為商鋪”。此外,“開始制定微改造方案時,就要把物業管理方案納入考慮,引入其中,以做好后期維護管養,否則,改造完幾年又恢復原狀,得不到根本好轉”,該負責人說。
小區停車、加裝電梯等是微改造面臨的難題,對此市人大代表、花都區區長葉志良表示,花都區也將考慮對加裝電梯進行補貼,具體方案正在制定當中?!?018年花都按要求要全力推動老舊小區微改造問題。”葉志良說,“任務很迫切,但也要謀定而活動,我們不做面子工程,要真正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老百姓受實惠的模式”。
對加裝電梯補貼有助于提高積極性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盧文潔、魏麗娜、楊洋、何穎思、湯南、梁超儀、秦松)老舊小區改造中的舊樓加裝電梯話題,在廣州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引起代表討論。市人大代表、六榕街盤福社區居委會主任張思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越秀區也加大對加裝電梯扶持力度,相信補貼可以提高居民加裝電梯的積極性。
張思君介紹,社區有80多棟5層以上的樓宇,只有2棟(其中一棟為連體樓)成功加裝電梯。“目前爭議比較多是費用分攤方案問題,操作中我們了解到,通常兩種分攤方案,一是單純按樓層分攤,一種是按樓層+面積分攤,采取樓層+面積的分攤的爭議很大?!睆埶季硎?,居民對按面積大小分攤有意見,說他加裝電梯不是為了升值,是為了使用,“所以希望政府能對分攤方案給一個指導性意見。”“我們建議越秀區加大對加裝電梯扶持力度?!睆埶季J為,有一些之前談過加裝電梯但后來擱置的情況,如果有了補貼可以提高大家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