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家住6樓的何海元出門,進電梯,刷卡,按鈕。僅10來秒,電梯就從6樓到了1樓。這個“電梯夢”,何海元做了近6年。
這個月來,杭州上城區清波街道新民村小區儼然成了“景點”:小區2幢1單元門口那臺轎廂透明、能容納五六個人的電梯,迎來了眾多參觀者。這臺電梯,是杭州老小區加裝的首臺電梯。
今年4月9日,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了十大民生實事,老舊住宅增設電梯作為單項首次入選。幾個月來,在眾口難調的民意面前,在無先例可循的審批立項等難點面前,杭州如何闖過一道道難關,辦成了這件事關百姓獲得感的“關鍵小事”?
加裝電梯難,第一難就在“眾口難調”。何海元所在的新民村2幢1單元,共有6層12戶人家。2012年起,何海元就拿著加裝電梯的意見征求表,挨家挨戶找人簽名。直到今年,新民村加裝電梯進入公示期,依然有幾戶居民表達不同意見。
在勞動路社區居委會2樓,有個居民議事廳——“清河話坊”。新民村2幢加裝電梯工作正式啟動后,“清河話坊”就成了“老娘舅工作室”,光討論會就開了10來次。在你來我往的交流中,在社區與居民自管會的共同商議中,新民村加裝電梯的工作一步步推進。10月起,加裝電梯正式進入施工階段,經常有大型機械進出。國慶長假,年輕的社區工作者毛琦穎沒有休息,一天三次帶領黨員志愿者巡查工地,一方面巡察施工安全,一方面盯牢施工隊伍,盡量避免在居民休息時間施工。社區干部工作做到家,居民自然會表示理解。
杭州市加裝電梯辦公室總工程師王少媚告訴記者,杭州曾經組織多個部門前往外地,對“加梯”政策、機制、做法、管理等多方面進行調研,吸取成功經驗,研究實施的可能性。審批涉及國土、規劃、發改、消防等10多個部門,還要進行供電、供水、排污等基礎設施改造,可謂千頭萬緒。“只有我們給自己加難度,才能給老百姓減難度。”上城區住建局副局長樓土新說,為了最快速度辦成這件民生實事,杭州市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把“加梯”審批權直接下放到區。
為了破解審批流程的多頭與復雜性,9月1日,上城區組織了老小區加裝電梯的現場聯審會,所有問題現場咨詢現場辦理,一次性解決,創造了電梯加裝審批的“最多跑一次”流程。
在上城區試點的基礎上,杭州市出臺了《關于開展杭州市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此時,距離杭州市首次將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列為十大民生實事,只有8個多月時間。
“堅持‘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導、各方支持’的原則,才能扎實穩妥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程,真正把這件事關民生的關鍵小事辦實、辦好。”始終高度關注加裝電梯進程的杭州市委負責人說。
上一篇:江干區首臺加裝電梯預計春節前啟用
下一篇:我國電梯管理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