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與廣告
上海電梯
《上海電梯》創刊于1988年8月,是我國電梯行業辦刊最早的雜志之一。因為它一直堅持以電梯技術理論和應用技術為主的辦刊宗旨,受到國內電梯企業和相關企業及廣大讀者的...
點擊閱讀電子雜志 >
埃略凡特文化傳播DM雜志
2009年1月創辦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傳播廣告》。它不僅能擴大電梯企業向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和物業單位的信息傳播和全面交流;也讓房地產企業及物業公司從...
點擊閱讀電子雜志 >
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公布 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公 告


第3號


    《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已由常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17年10月31日制定,經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于2017年12月2日批準,現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2月12日


 


常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


(2017年10月31日常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制定 2017年12月2日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批準)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生產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四章 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六章 應急管理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電梯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電梯生產(含制造、安裝、改造、修理)、使用、維護保養、檢驗檢測、應急處置及其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電梯包括乘客電梯、載貨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等,具體范圍按照國家規定的特種設備目錄確定。


    個人或者單個家庭自用電梯改作公共使用的,按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條 電梯安全管理應當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權責明確、便民高效的原則。


    第四條 市、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建立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電梯安全監督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 市、轄市(區)人民政府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房產、規劃、城鄉建設、公安、民政、財政、教育、交通運輸、衛生、旅游、安監、價格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電梯安全監督管理相關工作。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理機構應當協助做好電梯安全管理相關工作。


    第六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電梯安全宣傳教育,普及電梯安全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的電梯安全意識。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等應當開展電梯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倡導文明乘梯,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學校應當將電梯安全知識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幼兒和學生安全、文明使用電梯的習慣。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電梯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的公益宣傳,對電梯安全管理進行輿論監督。


    第七條 行業協會應當建立行業自律機制,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提供電梯安全培訓、宣傳教育和咨詢等服務,提高電梯安全管理水平,促進行業有序競爭。


    第八條 推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鼓勵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等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投保電梯安全責任保險。


    第二章 生產


    第九條 電梯生產活動應當符合電梯安全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的要求。


    禁止將報廢的零部件用于電梯生產。


    第十條 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并承擔下列義務:


    (一)明確電梯主要部件的質量保證期限,在質量保證期限內出現質量問題的,予以免費修理或者更換;


    (二)向電梯使用單位提供電梯備品備件,明示備品備件的價格、質量保證期限和維修價格;


    (三)為電梯使用單位提供電梯安全運行必需的技術指導和服務,開展應急救援等專業技能培訓,協助排除電梯故障;


    (四)對電梯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對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五)因設計、制造等原因造成電梯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主動召回,及時告知使用單位,并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六)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 建設工程設計單位應當根據建筑物的用途、使用需求以及功能要求,按照有關規定、標準對電梯安裝、運行所涉及的井道、底坑、機房和層站等建筑結構進行合理設計,并提出電梯選型配置的意見。


    施工圖審查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對井道、底坑、機房和層站等建筑結構以及電梯選型配置進行審查。


    第十二條 建設單位應當確保電梯的供電電源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標準。建設單位采購電梯的選型配置應當與建筑結構、使用需求相適應,滿足消防、急救和無障礙通行等要求,并為乘客電梯配備內置一鍵式緊急報警裝置。


    鼓勵建設單位優先選配具有遠程監測功能的電梯。


    車站、機場、客運碼頭等公共交通系統組成部分的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應當選用符合相關標準的公共交通型電梯。


    第十三條 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受委托單位不得轉委托或者變相轉委托電梯安裝、改造、修理業務。


    電梯安裝、改造、重大修理經檢驗合格后,電梯施工單位將鑰匙、技術資料等移交給電梯所有權人或者其委托的電梯使用單位,即為交付使用。電梯施工單位應當在交付使用前采取措施防止電梯被他人使用。


    第十四條 電梯拆除應當委托具備電梯制造、安裝、改造、修理資質或者其他具有相應技術能力、安全條件的單位進行。


    第十五條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應當遵循業主自愿、政府引導、保障安全的原則。既有住宅經鑒定不存在結構安全隱患的,方可申請加裝電梯。


    第十六條 市、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按照簡化、便民、高效的原則辦理審批、驗收手續;市、轄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單位應當為業主多途徑籌集資金提供支持。


    原房屋開發企業、村(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和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單位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應當給予協助和支持。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七條 電梯所有權人應當依法承擔電梯安全運行的相應義務,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明確電梯使用單位。


    第十八條 電梯使用單位按照下列規定予以確定:


    (一)新安裝電梯未移交業主的,項目建設單位為使用單位;


    (二)電梯屬于一個所有權人所有的,所有權人為使用單位;


    (三)電梯屬于多個所有權人共有,共有人自行管理的,所有權人應當通過書面協議確定使用單位;


    (四)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受托人為使用單位;


    (五)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移含有電梯的場所使用權的,可以約定使用人為使用單位;沒有約定的,電梯所有權人為使用單位。


    電梯使用單位無法確定的,電梯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理機構應當督促所有權人確定使用單位,或者指定使用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給予指導。


    第十九條 電梯使用單位是電梯使用安全的責任主體,應當對電梯使用安全負責,履行下列安全管理義務:


    (一)配備滿足需要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每個物業管理區域應當至少配備一名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并在管理區域內公示;


    (二)制定資金保障、日常巡查、定期報檢、安全培訓、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應急專項預案與應急救援演練等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三)依法辦理電梯使用登記、變更登記、注銷手續和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四)在電梯的顯著位置張貼安全注意事項、設置有效的使用登記標志、救援標識等,并保持其完好;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能夠隨時與安全管理值班人員實現有效聯系;


    (五)確保電梯安全運行的通風、溫度、濕度、照度等環境要求,不得在電梯轎廂、機房、井道內安裝或者放置與電梯運行無關的設施和物品,用于防爆場所以及建設工程等特殊環境下的電梯應當滿足相應的使用管理要求;


    (六)加強日常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對違反電梯使用規定的行為,予以勸阻;


    (七)選擇依法取得許可的單位實施電梯改造、修理和維護保養,監督電梯的維護保養質量,對維護保養記錄進行確認;更換電梯維護保養單位的,在新維護保養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八)電梯發生困人事件、傷人事故時,立即通知并協助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實施救援,采取措施安撫被困人員、救助受傷人員;


    (九)電梯出現故障時,做好警戒工作,故障排除后方可繼續使用;電梯需要停止運行超過二十四小時的,應當公告停止運行的原因和所需時間;


    (十)建立電梯安全技術檔案,并按照規定保存;使用單位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移交電梯安全技術檔案;


    (十一)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電梯安全管理義務。


    第二十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之日起三十日內,向電梯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電梯使用登記手續,取得使用登記證書。


    電梯使用單位變更的,應當在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向電梯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電梯報廢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報廢之日起三十日內,向電梯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報廢的電梯不得轉讓、銷售或者再使用。


    第二十一條 在用電梯應當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并及時對電梯定期檢驗中發現的不合格項目進行整改,在整改期限內將整改結果書面向檢驗機構反饋,檢驗機構應當及時作出相應處理。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使用。


    第二十二條 推行由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對公共交通系統、過街通道的電梯進行維護保養。


    公眾聚集場所電梯的使用單位和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根據電梯運行的實際狀況,協商增加維護保養頻次和維護保養項目。


    公眾聚集場所,是指幼兒園、學校以及醫療機構、車站、機場、客運碼頭、商場、餐飲場所、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賓館、影劇院、圖書館、兒童活動中心、公共浴池、養老機構等。


    第二十三條 對電梯轎廂進行裝修不得影響電梯安全性能。可能影響電梯使用安全的,應當在電梯制造單位的指導下進行。裝修完成后,經電梯制造單位確認或者經檢測符合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條 在用住宅電梯安裝刷卡系統,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應當經本幢或者本單元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電梯刷卡系統安裝工作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取得改造許可的單位進行,改變電梯原控制線路的,應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條 公眾聚集場所的電梯使用單位和新建住宅小區的建設單位,應當為電梯配備視頻監控設施;電梯使用單位應當保證視頻監控設施正常運行。視頻監控影像資料的采集、保管、調取和使用應當依法進行,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鼓勵既有住宅的在用電梯安裝視頻監控設施。


    第二十六條 電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或者電梯制造單位進行安全評估,并根據評估結論作出相應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一)因電梯故障導致人員傷亡的;


    (二)遭遇嚴重水浸或者火災、雷擊、地震等災害影響的;


    (三)故障頻率高,使用單位認為需要進行安全評估的。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顯著位置公布安全評估結論。


    電梯需要移裝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或者電梯制造單位進行安全評估。


    電梯安全評估單位應當按照規定開展安全評估活動,對評估結論的真實性、公正性負責,并及時將評估結論報電梯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七條 住宅電梯進行改造、更新,已建立電梯、消防設施設備專項資金的,業主可以申請優先使用電梯、消防設施設備專項資金。


    未建立電梯、消防設施設備專項資金或者電梯、消防設施設備專項資金余額不足的,業主對住宅電梯進行修理、改造、更新,可以按照規定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無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或者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不足的,住宅電梯進行修理、改造、更新所需費用的具體籌集和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電梯發生故障,經電梯檢驗檢測機構評估認為危及人身安全的,電梯使用單位可以按照應急維修的規定,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第二十八條 業主使用電梯運載裝修材料、建筑垃圾以及易造成電梯損壞的家具、家用電器等物品,應當遵守電梯使用規范,不得損壞電梯或者影響電梯安全運行。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或者派員進行現場管理。


    第二十九條 乘用人應當文明有序乘用電梯,遵守電梯安全使用說明和安全注意事項的要求,服從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乘用明示處于非安全狀態的電梯;


    (二)乘用超過額定載荷的電梯;


    (三)采用非正常手段開啟電梯層門、轎廂門;


    (四)破壞電梯標志、標識、報警裝置或者電梯零部件;


    (五)在電梯內嬉戲、打鬧、蹦跳,或者在運行的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逆行和在其出入口滯留;


    (六)其他危及人身安全或者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行為。


    學齡前兒童應當在看護人陪同下乘用電梯。看護人應當保障被看護人安全,并教育引導被看護人文明使用電梯。


    第四章 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


    第三十條 電梯的維護保養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依法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修理單位進行。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范、相關標準和合同的約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維護保養工作質量,對維護保養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維護保養計劃;


    (二)在電梯顯著位置標明本單位的名稱、救援電話和投訴電話,確保電話隨時有效應答;


    (三)在維護保養期間采取圍蔽、警示等安全防護措施,防止意外發生;


    (四)使用本單位人員從事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實施維護保養時現場作業人員不少于二人,并做好自身安全防護;


    (五)及時排除電梯故障,并將故障排除情況告知電梯使用單位;


    (六)發現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通知電梯使用單位暫停使用;


    (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對本單位電梯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教育培訓記錄保存不少于四年;


    (八)真實、準確地填寫維護保養相關記錄,如實提供相關文件和資料,維護保養和故障處置記錄保存不少于四年;


    (九)協助電梯使用單位制定電梯安全管理制度,配合檢驗檢測機構對電梯進行定期檢驗;


    (十)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規定的其他維護保養工作。


    第三十一條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不得將業務轉包、分包或者以授權、委托、掛靠等方式變相轉包、分包。


    禁止以惡意低價、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獲取維護保養業務,降低維護保養質量,影響電梯安全。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不得采用更改軟件程序、變動硬件設施等方式設置技術障礙,影響電梯正常運行。


    第三十二條 在本市從事電梯維護保養業務,應當在本市設置固定辦公場所,配備相應作業人員。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在本市首份維護保養合同簽訂之日起三十日內,將單位名稱、主要負責人、資質范圍、固定辦公場所、作業人員、質量保證體系、應急救援電話和維護保養電梯相關信息書面告知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相關信息發生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告知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三十三條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采用二維碼、電子標簽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強對人員和工作過程的管理,對電梯維護保養質量和維護保養行為實施監控。


    推行無紙化電梯維護保養記錄,提高維護保養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十四條 發現電梯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一)使用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電梯的;


    (二)使用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或者已經報停、報廢電梯的;


    (三)違規進行電梯修理、改造或者其他嚴重危及電梯安全的行為。


    第三十五條 在本市從事電梯檢驗檢測工作的機構,應當取得相應資質,遵守電梯檢驗檢測相關規定,并在本市首次開展電梯檢驗檢測工作之日起三十日內,將從業資質、固定辦公場所、檢驗檢測人員、質量保證體系和檢驗檢測工作相關信息書面告知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三十六條 檢驗檢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標準開展檢驗檢測工作,客觀、及時出具報告,對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意見負責。


    第三十七條 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應當自接到檢驗要求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與申請人約定現場檢驗時間,按期實施檢驗。


    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完成在用電梯現場檢驗工作,不能在上次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出具檢驗報告的,應當對檢驗報告發出之前該電梯能否繼續使用提出書面意見。


    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建立符合電梯動態監督管理要求的檢驗數據信息交換系統,并在出具檢驗報告當日,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要求傳輸更新檢驗數據。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八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每年制定安全監督檢查計劃,按照有關規定對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督檢查。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下列電梯實施重點安全監督檢查:


    (一)位于公眾聚集場所的;


    (二)近二年發生過電梯安全事故的;


    (三)位于超高層建筑內的;


    (四)投入使用超過十五年的;


    (五)涉及使用安全投訴多的;


    (六)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實施重點監督檢查的。


    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每年向社會發布本市電梯安全狀況報告。


    第三十九條 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每年制定計劃,委托第三方對電梯生產、維護保養、檢驗檢測的質量實施監督抽查,并及時向社會通報。監督抽查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四十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現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的行為,或者發現電梯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以書面形式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達到報廢條件或者已經報廢仍流入市場、有證據表明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電梯,依法實施查封、扣押。


    第四十一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接到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報告,應當及時到達現場,并視情況作出停止使用電梯的指令,責令有關單位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處理,或者作出需要作進一步技術鑒定的決定。


    第四十二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誠信監管,建立相關單位的信用檔案;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予以配合,及時提供相關信息。


    第四十三條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建筑物中電梯規格、數量配置、供配電設施的設計審查和電梯井道、機房、底坑、監控用房等建筑質量的監督管理。


    第四十四條 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依法履行電梯使用管理職責的監督管理。


    第四十五條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理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落實電梯使用單位,協調籌措電梯日常運行、維護保養、修理、改造、更新和加裝等費用;


    (二)協助有關部門處理涉及電梯安全問題的投訴和糾紛;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十六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應當公開投訴舉報電話、通訊地址、電子郵箱和網絡舉報平臺等,及時處理投訴、舉報并將處理情況向投訴舉報人反饋。


    第六章 應急管理


    第四十七條 市、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電梯安全應急救援專項資金,建立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完善電梯事故及嚴重事故隱患應急處置協調機制,解決電梯應急處置中的重大問題。


    第四十八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指導和協調建立電梯應急救援體系,實現快速有效專業救援。


    第四十九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電梯事故應急預案。電梯使用單位、維護保養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電梯事故應急預案,制定本單位電梯事故應急專項預案,按照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每年至少演練一次。


    第五十條 發生電梯事故或者發現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應急專項預案,通知維護保養單位組織排險救援,同時保護事故現場,防止事故擴大,并在事故發生后一小時內報告電梯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因電梯事故造成人身傷害,已經投保電梯安全責任保險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應當及時啟動電梯事故應急墊付、支付機制。


    第五十一條 除不可抗力外,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接到電梯困人報告后,應當在三十分鐘內趕到現場實施救援,救援結束后應當及時做好記錄。


    現場救援完成后,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對電梯進行檢修,排除故障。


    第五十二條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接到電梯事故或者嚴重事故隱患報告,應當立即趕赴現場,調查核實情況,指導電梯使用單位、維護保養單位等進行現場救援或者消除隱患。


    第五十三條 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查處破壞電梯設施、危害電梯安全等違法行為,參與電梯事故的調查處理,維護事故現場秩序和公共安全。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按照規定配合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的運行管理。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單位將報廢的零部件用于電梯生產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維護保養單位將業務轉包、分包或者以授權、委托、掛靠等方式變相轉包、分包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電梯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正常運轉的;


    (二)未按照要求設置救援標識并保持其完好的;


    (三)未及時移交電梯安全技術檔案的。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公眾聚集場所的電梯使用單位未配備視頻監控設施,或者未能保證視頻監控設施正常運行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電梯安全評估單位出具虛假評估結論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未在本市設置固定辦公場所,或者未配備相應作業人員的,由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條 負有電梯安全管理職責的部門未履行本條例規定職責的,由其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六十一條 本條例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完整版|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 99久久精品国内|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99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999|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