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上來的人"聽信訪人倒苦水 371戶居民的電梯沒有救生和維修通道
這是67歲的周翠容第一次在家門口見"省上來的人"。
2017年7月25日下午,在攀枝花市東區南博灣小區附近,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第二督查組向當地政府"借來"一間會議室,單獨約見周翠容和同行的人。"我們是省信訪局的,約你們見面想了解更多真實情況。"四川省信訪局督查督辦處負責人的自我介紹,讓周翠容消除防備,她挺了挺腰。
"現在最惱火的就是電梯問題和消防安全。"沒有任何客套話,周翠容直奔主題。作為南博灣小區的業主代表,她急著替大家找解決問題的路子,"電梯沒得日常維護,三天兩頭出故障。"同行的一個年輕女士沈琴接過話,"前段時間她們那棟樓的兩部電梯又爛了半年,總共18層樓的住戶,只有天天爬樓梯。"
一番交流后,督查組梳理出周翠容等人反映的問題,與此前從信訪案件卷宗中了解到的情況一致:南博灣小區的8部電梯沒有救生和維修通道,嚴重影響居民出行并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開發商擅自變更土地用途 共有架空層改成私人商鋪
督查組成員在7月25日上午,見信訪人之前,已經對涉事現場進行了"突擊"查看。
地處攀枝花市東區炳草崗鳳凰西街21號,南博灣小區居民樓毗鄰交通主干道,住戶樓下的臨街商鋪已經關門歇業。"現在里面正在動工,商鋪和電梯間的通道已經打開。"當地有關政府部門人員領著督查組邊看邊作解釋,還原這起事件。
南博灣小區的開發商擅自變更土地用途,把原本屬于全體業主共有的架空層出售給私人,后來所有者對外出租,架空層變成了餐飲店等。其間,承租人裝修架空層時,將8部電梯的最底層即架空層的通道堵塞,以至于如今電梯難以救生和檢修。
"電梯本來應該是從-1層到18層,但-1的電梯門被封,電梯間通道和架空層之間被墻隔斷,電梯的實際使用只能從1層到18層。"督查組成員摸透了情況,站在通道施工處環顧打量。"這個消防栓能出水嗎?"隨行的地方政府人員沒人答得上來,督查組繼續發問,"改建的商鋪都是餐飲店,沒有消防通道?""D棟兩部電梯的基坑比原來設計的差20厘米,怎么通過驗收的?"依舊沒得到答案。
約見行政者
揪出政府決策失察 要求市領導包案消除安全隱患
見過信訪人后,督查組把上述問題帶到桌面上,繼續追問。市、區、街道各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坐滿會議室,回應"約談"。
"住建部門對小區進行總平驗收沒有?""小區電梯長期脫離保養,配件長期失修,消防設施損毀和通道堵塞,安監和消防部門之前掌握情況了嗎?""后期住改商土地變性政策依據是什么?"連珠炮似的提問后,住建局拿不出督查組想看的備案資料,安監局和消防部門也無法給出合理解釋。
診治政府決策失察,督查組隨后開出"藥方",要求市領導包案解決南博灣小區反映的問題,包括及時把電梯通道問題整改到位,采取措施落實電梯的日常維修檢驗,迅速整改消防安全設施損毀等問題。
找準信訪反映的問題,并循著具體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和可行性思路,是信訪積案難案實地督查的目的和各界的期待。督查組抽絲剝繭的態度,不避諱與地方被督查對象戳中癥結,還敢于不留情面追根究底。在調查南博灣小區信訪事件中,督查組同時發現,小區一直沒有入駐物業公司,上一屆業主委員會成員在7月初被業主大會全部罷免,小區服務和管理功能亟待完善,"政府要加大指導幫助力度。"
"世上就怕認真二字",正如督查組總結的,不留情面地指出地方存在問題,都是在告誡地方權力運行和政務服務,再也不能按老辦法應付,要徹底改變。
對話
第二督查組組長:
重點督查群眾反映強烈、未妥善解決的問題
記者:為什么邀請記者和人大代表加入督查組?
回答:讓記者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程參加,既監督地方黨委政府和行政職能部門的工作,同時也監督督查組履職。
記者:我發現每到一處地方,都有分管當地信訪工作的地方官員,獲悉信訪系統的工作人員加入督查組配合工作,為什么?
回答:因為地方官員和工作人員有基層經驗,他們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提供幫助,尋求解讀問題的辦法和思路,另一方面是"以督代訓",通過觀摩和學習我們如何督查,提升和完善本地信訪事項督查。
記者:符合什么條件才能被選為督查的案件?
回答:民生類信訪事項是重點,尤其是群眾反映強烈、至今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的問題。
記者:曾有地方擔憂督查組到來可能"慣壞"信訪人,對此你們怎么看?
回答:信訪督查是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解決問題,支持信訪人的合理合法訴求,但是對無理、無據的過高要求,是不贊成的,我們也會對此進行正確引導,打消信訪人不切實際的念頭,從這一點說,我們和地方不存在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