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發起“曬曬身邊的公共安全隱患”以來,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其中電梯的安全就是焦點之一。8月8日,記者走訪南寧市部分居民小區、寫字樓發現,這些地方的電梯都有每年一次的定期檢驗,但人們卻不時遭遇“電梯驚魂”。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沒有關于電梯報廢年限的規定,一些物業對小區電梯“湊合著用”,這讓電梯安全問題不斷發生。
反映:
電梯“驚魂”時有上演
“昨天壞了一整天呢!電梯維修公司第二天才派人來修。”南寧市西鄉塘區某高校住宅區住在某棟18層的黃先生反映,住宅樓電梯經常“罷工”,給業主帶來極大不便,“現在放假了還好,要是在工作的高峰期,我們可就遭殃了,我們這里的住宅樓是學校、物業、電梯公司三方面管理,希望能協調管理好。”
“有時候電梯壞了,還冷不丁地自動下降。我就怕我家小孩會在電梯壞的時候進去玩,這真讓人不放心……”該小區魏女士也向記者反映。
還有一些新住宅區的業主反映,由于正處在小區裝修的高峰期,運家具、運裝修材料,各種大小貨物都往客梯里擠,這會大大折損電梯的使用壽命。
據調查了解,在所有的電梯故障中,由于設計制造引起的故障占20%,80%以上的事故原因都在于后面的安裝維保環節——維保不到位,操作不規范。
調查:
“安全證”和故障并存
在南寧市西鄉塘區某高校住宅區,記者看到小區里每幢樓各單元都有兩部電梯,電梯里面,“安全檢驗合格”證貼在顯眼位置。根據標識上的內容,該電梯下次檢驗的日期是“2012年4月13日”,說明今年電梯已經年檢過。
據樓下保衛人員譚女士介紹,他們經常聽到業主反映電梯“罷工”的問題,有時一個月兩三次。但每每有業主向物業反映時,物業都表示沒辦法立即解決,只打電話給電梯公司,等待專門維修人員過來維修。
在葛村路的珉琦大廈,記者看到該樓是一幢居住、辦公綜合樓,配有客梯和貨梯各一部。在客梯里,貼有安全檢驗合格標簽的復印件。在貨梯里卻看不到檢驗標簽。“每次上下樓,我都只敢搭乘這部客梯。”在該樓上班的楊女士說,因為看不到檢驗標識,她即使拉重物,也不敢搭乘貨梯。
該電梯維保單位的李先生說,因為檢驗合格標簽只有一份,為了防止損壞或丟失,物業公司一般只張貼復印件,而這是允許的。
該大廈物業公司的黃經理稱,可能是標簽掉落或是被撕毀了,并不是沒有通過年檢。該大廈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陸先生透露,電梯近來運行還算正常,但有時候也有些小故障,每次維修費用真不少。
說法:
缺乏維保使電梯隱患叢生
雖然有相關的年檢手續,但電梯的大小故障仍不時發生。這似乎說明,不能因為通過了年檢,就以為沒有安全隱患。
據珉琦大廈的物業黃經理介紹,該大廈建于1998年,電梯也是那時候配備的,算來已經有13年了,但因為相關的監管部門沒有對電梯報廢年限的相關規定,他們也沒打算更換。
“一方面,電梯不能超齡‘服役’;另一方面,電梯也要靠在使用中進行維護和保養。”業內人士分析說,一些物業公司不重視電梯安全,或是為了壓縮管理成本,很難做到這一點。
廣西某電梯公司工作人員陳先生說,要對電梯進行維護,還得請專業的電梯維修人員,他們會對門口、主機、控制系統、導軌、安全鉗等項目進行維護保養。據陳先生分析,目前在南寧,每部電梯(20層的)每個月的維護費用在500元至600元左右,這在全國也是中等收費。從安全角度考慮,電梯一個月要進行兩次維護保養,這是行業標準;但如果電梯使用得不多,最少也要兩個月一次維保。
業內人士認為,一部使用10年以上的電梯,已經算是老電梯了。目前國家在這方面沒有相關規定,“超齡”自然無從說起,但業內一般認為15到20年就是“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