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上行電扶梯突然逆行,導致1人死亡,2人重傷,26人輕傷;
7月13日,深圳地鐵四號線清湖站扶梯亦出現逆行,致4名乘客受傷;
7月13日,延安市國盛賓館電梯再次發生故障,導致一男子死亡。
僅僅10天左右的時間,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頻發的電梯事故讓“乘坐電梯”開始成為一種心理隱患,人們開始對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梯心有余悸。
7月21日,央視報道的“二手翻新電梯驚現某知名電器賣場”新聞,再次觸動了人們脆弱的神經。
在這個報道播出以后,業內人士說了這樣一句話:“二手翻新電梯就像一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語言引起大家的關注,提醒大家翻新電梯,用不得!
數據說話
我國年均發生40起電梯事故
據悉,截至2010年底,全國在用電梯總數達到162.8萬臺,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每年新增的電梯數在30萬臺以上,占全球每年新增電梯總量的一半以上。
從2005年開始,平均每年電梯事故起數在40起、死亡人數在30人左右。在近年電梯事故中,違章操作占62.7%,設備缺陷占22.7%,意外占8.0%,非法使用設備占6.6%。近年來發生的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事故,主因是維護保養不到位、使用單位沒有主動履行安全責任。
據了解,目前云南省電梯數量超過26000多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個數據隨時都在增加。
落地云南
未見翻新的 只有超期未檢的
央視報道稱,經過翻新再貼牌的二手翻新扶梯在北京某知名家電賣場都有使用。為此,記者走訪了昆明部分賣場,并未發現報道中“翻新貼牌”的電梯品牌,但發現了超期未檢的電梯。
在實地探訪中,某知名家電賣場昆明店中,電梯品牌標識顯示為“廣日自動扶梯”,不是被曝光的“翻新貼牌”電梯品牌,在標識旁邊也有質量檢驗合格證,下次的檢驗日期為2011年11月1日。據觀察,這幾部電梯看上去都很舊,有幾處還有明顯的玻璃膠痕跡,但乘坐時沒有特別異常的感覺。
在另一家賣場內,記者發現了一部已經過了檢驗期的電梯,此電梯合格證上顯示:下次檢驗日期為2009年6月10日。
記者調查
昆明也有電梯翻新商家
記者在網絡上輸入“二手翻新電梯回收字樣”,數十條關于二手翻新電梯的信息躍入眼簾。聽聞有人要賣掉舊電梯,昆明某回收電梯老板熱情介紹了與此相關的市場行情。“升降電梯和手扶電梯的價格不一樣,還要看你的電梯具體載重量、品牌、寬度等等不同來定價。如果是手扶兩層電梯的價格通常在2~3萬元,升降梯是8000元~1萬元左右。”
當記者詢問二手翻新電梯的售價和安全性問題時,此老板告訴記者,通常三菱、奧的斯等名牌翻新電梯的價格較高,中檔品牌翻新手扶梯(二層)價格可能在13萬至14萬元左右。與新電梯相比,二手翻新電梯價格通常只是其1/3或一半的價格。
“翻新電梯要上門幫您看看是什么型號、載重量才好給您配置相應的型號,在安全和質量方面,我們保證一年內不出問題,幫維修。”老板如是說。
延伸閱讀
電梯沒有強制報廢年限
江蘇通用電梯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家對電梯安全的硬性要求很多,為確保安全,正規品牌都要接受很多測試,在安全部件上要求很嚴格并有強制規定。比如電梯僅涉及安全方面的開關就有20多個。“某些二手翻新電梯的價格成本較低,他們使用的零部件以次充好,這樣就會埋下安全隱患。”
此外,國家目前沒有對電梯的使用年限進行強制規定,電梯只要在年度安全檢查中合格便可繼續使用。一般來說,電梯的使用年限在15至20年,超過這一年限的眾多“高齡”電梯在相鄰的兩次年檢間的維護保養由其產權單位負責,而真正能在這一整年中對電梯定期維護的企業并不多,由此便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二手電梯有政策漏洞可鉆
在2009年5月1日施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國家對新電梯的生產、使用和檢測均有相關的具體規定,但對于二手電梯的回收和銷售卻沒有明確條文可循,二手電梯成為了法律與監管的“灰色地帶”。看來,必須建立起一套從法律到監管再到銷售的長效機制,才能徹底懲治這些不法電梯銷售商,根除電梯安全隱患這一“頑疾”。
權威聲音
電梯每年定期檢測才安全
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李彬介紹,電梯是特種設備的一類,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電梯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及其監督檢查各個環節國家都有相關強制規定和要求,電梯的制造、安裝、改造單位必須取得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許可,方可從事相應的活動,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質量以及安全運行涉及的質量問題負責。從事檢驗的單位也必須由經核準的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檢驗,而檢驗機構和人員也要對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負責。電梯的使用實行定期檢驗制度,檢驗周期為一年,定期檢驗是保障電梯安全使用的一個重要手段,大量的缺陷和隱患在定期檢驗過程中被發現和排除。
莫貪便宜購買使用二手電梯
對于二手電梯,李彬也談了自己的看法:目前關于“二手電梯”相關問題,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其他行政規章等并未強制作出規定。但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要求,安裝、改造電梯必須經過報告,開工、監督檢驗合格后核發檢驗合格標識,注冊登記等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也就是說任何一部電梯必須是經安全性能檢驗合格才能合法使用。
李彬認為,二手電梯不排除存在不合格的情況,存在缺陷和隱患,一旦購買安裝使用,造成故障和事故的風險高,因此建議用戶莫貪便宜而去購買二手電梯,應當購買質量過關的正牌電梯才是正確的選擇。群眾發現那種以舊充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不合格二手電梯情況,應該抵制其流入市場,同時向質監、工商等有管轄權的監管部門舉報。
溫情提醒
發現過期未檢 可撥12365舉報
針對市面上存在的部分電梯“過期未續檢”的情況。李彬介紹,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超過“定期檢驗周期”的電梯存在安全隱患,使用單位屬于違反法規行為,希望廣大電梯乘客監督并向質監部門12365及時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