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底樓業主搭建的違章建筑
嚴寶康拿出的改造成本賬
相關新聞報道:滬首試舊區加裝電梯 每戶多得10平米
浦東上南九村成山路226弄3棟多層住宅樓業主征詢意見獲100%通過,12月21日與開發商簽訂舊房改造協議。該小區有望成為上海首個啟動加裝電梯改造工程的老式小區。 >>詳細
【新民網·獨家報道】由于同時可以擴建住房面積,老式小區加裝電梯受到關注。新民網記者了解到,除了率先爭取試點的上南九村之外,滬上有多個多層住宅小區正在籌劃中。但在部分小區,改建工程遇到不小阻力,其中的最大障礙因素是違章建筑。
多得10平方還10年不收電梯費
“我們小區的樓房間距達到30.25米,具備更好的改建條件,但這項不需要業主出資金的好事,想要辦成還真不容易”,川沙城南小區業委會主任嚴寶康接受新民網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城南小區位于川沙新鎮川環南路上,是一個建造于1989年的的老式小區,現有420戶居民。嚴寶康稱,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一個影響是樓房間距縮短,可能影響到底層居民的采光,而在城南小區不存在這個問題。
在改建工程的資金落實上,同樣不存在問題。嚴寶康說,擬定中的方案是不需要小區業主掏一分錢,而且每戶可以多得1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面積。廚房間與衛生間向北擴展1.8米,還能夠改善業主的住房條件。
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小區整體改造加建7層樓,將新增約6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按照該小區二手房1.2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出售,可獲得7200萬元的資金收益。若減去5500萬元左右的建造成本及電梯費用,還有一定的盈余。根據改建方案,將給每戶居民添置一臺價值8000多元的太陽能熱水器,每年每戶節省能源費約600元。另外,其中的380萬元作為維修基金,用于解決老式公房維修基金后續難以保障的尷尬。
“電梯使用不會帶來負擔,改建后將10年不向業主收取電梯費用”,嚴寶康還說。
底層居民違章搭建成為改建障礙
然而,川沙城南小區業委會拿出這份惠民方案,并沒有迎來一片贊同聲。記者在小區大門口看到一份業委會的布告,文中稱“加層裝電梯綜合節能環保改建工程只是征求業主意見,業主同意就按市政府有關文件辦理,不同意就停辦,但最近業委會張貼的計劃書多次遭人撕毀,請尊重小區業主的知情權,反對意見可以直接向業委會提出,不宜采用這樣的方式”。
嚴寶康告訴記者,有些業主懷疑不出錢是否能撿這么大的便宜,擔心背后有陷阱。更麻煩的是,不少底樓居民持反對意見,因為改建會影響到他們已搭建在底樓天井的“陽光屋”。
記者在該小區逛了一圈,發現很多底樓業主存在違章搭建的現象。有的緊挨天井在圍墻邊建造了假山,有的敲掉衛生間的北墻建起淋浴房。此外,小區的部分綠化地被業主種植了青菜、大蒜等,乍看起來像個菜園。
嚴寶康稱,小區改造首先要征得70%居民同意,那些違章的業主很難贊同。有的業主還在網上發帖稱墻面開裂,加裝電梯后會變成危房。對此,業委會委托專業監測機構檢查過,沒有發現墻面開裂,安插在樓房中的沉降釘也未見異常。
他表示,業主不能全力支持的話,只能成熟一棟樓改造一棟樓,但這樣的成本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