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維保人員有尊嚴地工作,才能保障市民安全地乘梯
在維保行業,“留人難”已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痛點。面對從業人員離職率高、專業人才流失嚴重的現狀,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俊指出問題的核心:“必須深入理解提升員工待遇是穩定隊伍、提升技能的底層邏輯。”
在全國第48個“質量月”活動期間,協會召開了深化推進維保信得過活動工作會議。王俊秘書長在發言中強調,只有使維保人員收入達到甚至高于全市技術工種收入中位數,才能破解人才困境,實現“留得住、引得進、技能高”的良性循環。
行業現狀:人才流失與安全挑戰并存

截至2025年9月,上海全市電梯維保總量已達36萬臺,維保單位285家,從業人員8727人。然而行業面臨嚴峻挑戰:目前全市持等級工證書者僅2037人,占維保人員總數不足四分之一。
“從業人員因待遇偏低、職業風險高、發展通道窄等問題,導致離職率較高。”王俊秘書長透露,協會近期走訪多家維保企業發現,人才隊伍穩定性不足已成為影響維保質量的關鍵因素。
“信得過”活動:以價值競爭取代價格競爭
自2019年由萬忠培會長首次提出活動構想,到2021年全面啟動,“信得過”活動已成功舉辦四批評選。截至2024年,榮獲“信得過”稱號的維保企業從2021年的37家增長至66家,維保電梯20.3萬臺,占全市總量56%以上。
這一活動正引導市場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轉變。王俊秘書長表示:“‘信得過’稱號已成為衡量企業維保服務質量的重要標尺,獲得了各界廣泛認可。”
底層邏輯:待遇提升帶動行業升級
王俊秘書長闡述了“信得過”活動的底層邏輯:通過提高“信得過”稱號的市場認可度,帶動企業合理定價能力,從而反哺員工收入增長。

“協會將把逐步提高員工收入,作為信得過維保企業的根本要求。”這一舉措旨在增強職業吸引力,從根本上解決人才流失問題。
協會將修訂《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信得過維保企業實施要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和“星級評價”體系,將員工收入水平作為重要評價指標。
多項措施并舉:構建良性行業生態
除了提升待遇,協會還將推出多項具體措施:
持續推進“信得過”企業招募,力爭三年內總數突破100家;
推動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爭取新員工技能補貼政策;
強化懲戒機制,對不合格企業取消“信得過”稱號。
“電梯安全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上海超大城市運行安全。”王俊秘書長呼吁,全行業應攜手實現“安全指標、人才素質、收入水平、品牌效應”四個同步提升,基本建成“企業有利潤、人才有尊嚴、用戶有安全、政府有放心”的良性循環生態。
只有讓維保人員有尊嚴地工作,才能保障市民安全地乘梯。這正是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推動“信得過”活動向縱深發展的核心邏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