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許多人通過國補政策的“順風車”買車、買家電,得到了不少實惠。而寶山區吳淞街道吳淞新城的居民則借國補“東風”,東區10幢大樓全部更新了電梯,集體享受到一個超過150萬元的“大紅包”。
這里是吳淞新城東區,10幢高層樓棟的電梯已運行22年,出現了故障增多、運行不穩等問題,不僅讓居民“上下樓”成為難題,還讓大家十分擔心上下樓的安全。
必須把壓力轉變為動力。經過7月份、8月份將近兩個月的施工,吳淞新城東區的10臺電梯已經全部更換完畢,小區近300戶居民在8月底用上了全新的電梯。
吳淞新城業主表示:“居民最關心電梯的運行平穩、安全,現在感覺這個新電梯的轎廂空間大了,運行比較平穩,速度也快了。”
電梯更新肯定是好事,但許多居民也擔心費用是否能夠承受,電梯更新后的質量有沒有保證,施工是否規范,施工期間自己的出行如何解決。
電梯的費用問題正好趕上了“國補”的好政策,這可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紅包”。
吳淞新城東區業委會主任表示:“3月21日,業委會接到了通知,參加了街道舉辦的相關國補政策宣傳活動,了解到對應的老舊小區15年以上的電梯,符合這個國補政策的情況。知道了以后,在小區業主層面上進行了廣泛宣傳,最后每一個生活在高層的居民都知道了自家樓棟的電梯符合國補政策,能夠享受到15萬元的補貼。”

說干就干。吳淞新城組織黨員志愿者成立“跑樓小組”,采取“包干到戶”模式,上門發放意見征詢表,面對面傾聽居民對電梯品牌、費用分攤、施工方案的意見建議,并多次召開民主協商會,邀請業主代表、電梯企業、法律顧問等多方參與,共同商討電梯品牌、型號、功能及后續維保方案;成立由黨員技術專家、黨員業主組成的“電梯更新質量監督小組”,對電梯選購、安裝調試、驗收檢測等全環節跟蹤監督,嚴守工程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
針對施工期間高層業主出行不便的問題,黨員志愿者主動出“妙招”,利用屋頂空間搭建4幢樓的“過街天橋”,安全、順利地解決了居民上下樓的出行壓力。
吳淞新城東區業委會主任告訴記者:“東區相鄰兩棟樓的樓頂是一個連體,小區的志愿者制作了能夠供居民踏步通行的過橋板。尤其是對8層以上的居民,電梯停了以后往上走,再過渡到隔壁樓棟,在隔壁樓棟的電梯完全可以使用的情況下,順順利利就下來了,這樣老百姓就感覺到很暖心。”
在街道建管中心等部門指導下,吳淞新城居民區通過黨建引領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這項民生工程,東區的電梯更新項目實現“零投訴”。如今,吳淞新城西區的電梯更新工程也開工了,更多居民將享受便利的出行和國補的“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