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與廣告
上海電梯
《上海電梯》創刊于1988年8月,是我國電梯行業辦刊最早的雜志之一。因為它一直堅持以電梯技術理論和應用技術為主的辦刊宗旨,受到國內電梯企業和相關企業及廣大讀者的...
埃略凡特文化傳播DM雜志
2009年1月創辦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傳播廣告》。它不僅能擴大電梯企業向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和物業單位的信息傳播和全面交流;也讓房地產企業及物業公司從...
電梯安全運行 物業應負第一責任
隨著電梯與日常生活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人們對電梯的安全問題也愈加關注。在高層住宅小區,電梯停止運行就像家里缺了柴米油鹽一樣,對居民的生活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如何保證電梯安全正常運行,減少電梯故障發生次數,已成為擺在業主、物業和監管部門面前的新課題。居民認為,物業應加強日常維護保養; 物業建議居民要愛護電梯,不要拖欠電梯維修費來源的物業費。蘭州市質監局特設處有關人員憂心忡忡地說,電梯能否安全運行,業主、物業和監管部門都有應盡的 責任和義務,應該像關心自身健康一樣維護電梯正常運行,要相互理解和配合。
居民:加強日常維保消滅隱患于萌芽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有關規定,在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方面,有許可證的維保單位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記者采訪中,一些居 民告訴記者,他們對維保單位是否按規定對電梯進行了日常維保并不十分清楚,但電梯故障頻發卻是事實。如果日常維保已經做到位而故障依舊頻發,則應該需要淘汰電梯了,就不能湊合著用,只有物業和維保單位將故障消滅在日常維保中,而不是發生了故障才去排除,居民的安全才有保障。中山林一小區內市民柴先生建議, 物業應該加強對電梯尤其是對老舊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國家規定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維修,物業最好能7日一次。
物業:按時交費讓電梯維修正常進行
目前,大部分物業公司將電梯交由維保單位負責,向維保單位支付維修費。但對于一些物業來說,每月少則2000元,多則七八千元每月的維修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有小區的電梯維修費來源于物業費,但由于部分業主不交物業費而使物業電梯維修費捉襟見肘的現象常有。方成物業每月支付的電梯維修費為3000 元,而且只能一月維修一次,如果再提高維修頻率,就得支付更高的維修費,但方成物業無力做到。該物業負責人說,物業只能向上級單位要錢,以彌補維修費不 足。同時提醒業主對物業有意見就提出來,物業可改進工作,但不要拖欠物業費。拖欠物業費的后果就是沒錢增加電梯維修頻率。
質監:電梯安全第一責任人應負起責任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一些物業對電梯的安全運營認識,還停留在不出問題就湊合著用,出了問題才“亡羊補牢”等錯誤認識上,電梯安全狀況堪憂。城關 質監分局工作人員李靖說,盡管國家目前沒有對電梯的報廢給出統一的報廢期限,但根據國家法律規定,為公眾提供服務的電梯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對電梯的使用安 全負責,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物業始終是電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但一些物業卻對質監部門上門法律宣傳不以為然,稱“不要給 我談法律”,在這種情況下,電梯安全難以保障。加強物業是電梯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是電梯安全運行的第一要務。
此外質監執法人員提醒業主,在乘坐電梯時,一定要遵守電梯乘坐規定,要愛護電梯,不要人為破壞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