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支錫鳳秘書長向與會者通報了近期協會的主要工作和
隨后與會者們就特設法中相關電梯條款以及對電梯安裝維保方面的影響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家認為,國家關于特種設備和電梯的大法已經頒布,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確了制造、安裝、更新、改造和電梯維護保養以及電梯使用者的各自責任。
電梯的運行安全職責和管理將逐步朝向由電梯制造廠家負責的一套龍模式轉變,盡管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道路,以及廠家自保率才30%左右的現實,但是大的方向和目標已經確定,各安裝維保企業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及早采取措施,做好應對。
列入一些電梯維保企業考慮組成電梯維保聯合體,做大做強;還有的積極爭取投資公司的介入,爭取社會資本的力量,做大做強;以便在與大品牌、整機廠家的委托談判中爭得話語權。大家除了要求繼續做好規范電梯維保市場。防止低價惡性競爭等老問題之外,也談了一些新的問題。大家比較共同反映的一條就是,在強調整機廠家一條龍服務的同時,如何防止壟斷,電梯維保委托的管理費問題、備品備件的價格、交貨期的問題等。一些電梯維保單位對更新改造必須由原廠家進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一是上海現有的安裝維保單位電梯更新改造的資質還有用嗎?二是不同品牌之間的電梯改造、更新如何進行?三是少部分已經沒有原廠家(倒閉或是關停并轉)的如何處理等。有維保單位反映,個別整機廠家不顧自保率低的實際情況,盲目向一些物業公司發函,說特設法已頒布,電梯維保一律要求原廠家委托,否則出了安全責任事故后果自負。這種做法顯然不妥。一是特設法并沒有說電梯維護保養一定要求原廠家委托才能進行;二是整機廠家目前還沒有做好消化吸收每年快速增加的新電梯的自裝率尤其是自保率的準備,三是對于如何提高自保率還缺少確實可行的辦法。既然如此倉促向物業發函未免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我們希望從規范電梯維保市場著手,嚴格杜絕低價競爭,真正淘汰那些形同虛設的電梯維保公司,只修不保,以修代保的電梯維保公司,鼓勵在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已形成我們上海電梯維保市場的良性競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