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廣東省韶關市特種設備協會正式發布韶關市《電梯應急救援預案》團體標準。該標準明確了韶關市電梯的應急救援處置程序和有關要求,進一步規范韶關市電梯安全管理,指導電梯使用維保和使用單位科學應對電梯突發情況,使韶關市電梯應急救援工作有章可循、有標可依。
日前,記者采訪了韶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副科長徐志祺,就常見的誤區和問題給廣大市民進行識別和解答。
常見誤區
1、電梯鋼絲繩斷掉會發生墜落或自由落體的現象
事實上,電梯的鋼絲繩并非人們想象的那么脆弱,一般電梯的鋼絲繩至少有3根,有的甚至有8根之多。理論上,一根鋼絲繩的強度就能滿足承載轎廂所需的承載拉力,鋼絲繩全部斷掉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鋼絲繩全部斷了,電梯有制動器、上下極限減速開關、超速安全鉗和底層緩沖器等多重完整的保護裝置,不會發生突然墜落。
當發生故障時,如果剛好電梯是處于啟動加速或是減速過程中,實際位置與數字顯示樓層會有一定的誤差,電梯自我保護停止后,樓層顯示器會自動切換成實際位置。這時,導致了乘客產生電梯突然掉落了幾層的錯覺。所以,大家誤以為是電梯“溜梯”“滑梯”,其實是電梯安全保護機制之一。
2、電梯困人就是電梯事故
電梯運行中遭遇突然停梯關人的情況,實際上是對乘客的一種保護措施,是電梯在運行過程中安全檢測系統發現電梯存在異常或出現故障等問題時,自動作出保護乘客的正常反應,將乘客安全地“關”在轎廂內。被關在電梯里的乘客,此時轎廂是有效通風和安全的,只需按下應急報警按鈕或撥打救援電話,耐心等待救援即可。國家明文規定,電梯維保人員必須在30分鐘內到達現場進行解困。
3、電梯出現故障等于電梯質量差,有故障就要換電梯
電梯經歷100多年的發展,電梯的部件、結構和控制系統都已相當完善。因此,從整體而言,電梯是現代各種交通運輸工具中使用率較高、安全性較強的機電設備。電梯是機電一體化產品,零部件和安全保護裝置眾多,出現故障是客觀的,關鍵在于日常維護保養和發現故障后及時維修。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管理不到位、維保不到位、粗暴使用是電梯故障的主要原因,只有各方各負其責才能有效減少或降低電梯故障的發生。
4、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可有可無
對于為何要對電梯進行維護保養,徐志祺作了一個貼切比喻:“電梯和汽車一樣,每天都在不斷地行駛,按使用頻率來說,電梯因24小時都在工作,使用頻率更高。因此,電梯比汽車更需要日常維護和保養。”為了保證電梯良好的運行質量,延長電梯使用壽命,電梯維保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要求的內容、項目和周期開展電梯維保工作。當發現電梯故障或安全隱患時,要上報給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并及時修復電梯故障,排除電梯安全事故隱患。
5、乘客被困電梯時,因電梯內氧氣有限,長時間被困會導致窒息
電視劇或影片不乏會出現一些“當乘客長時間被困電梯時導致窒息”的橋段,事實上,電梯轎廂并不是封閉空間,其與外界是相通的,國家對該通風口尺寸有明文規定,所以,乘客長時間被困電梯轎廂內不會有窒息危險。
6、電梯經過日常維保和年檢,就不會出現故障
目前,部分市民對電梯故障存在著非理性認知,以為電梯經過年檢、維保后,就不會發生故障。電梯是機電一體化產品,零部件和安全保護裝置眾多,出現故障是客觀的。電梯使用管理單位要加強電梯日常管理,及時發現隱患;電梯維保單位要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范開展電梯維保工作;乘客要文明乘梯,規范操作。
據統計,目前韶關市注冊登記的電梯共10650臺。近3年來,全市電梯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增長,在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韶關市電梯安全形勢穩定,近10年來未發生電梯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