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都市人沒有誰能離得開電梯了。電梯用久了,肯定會老化、會壞,于是大批維保企業應運而生。不過,電梯維保市場缺乏規范、魚龍混雜,有企業為承攬業務不拼實力和服務,而拼命壓價。據業內人士介紹,10多年前,每臺電梯的維保費約200元/月;而現在正常市場價位已在千元左右的情況下,有企業搞價格戰,仍有公司只收200元/月/臺維保費。
近日,惠州市惠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因有公司為搶占市場故意降低電梯維保價格從而導致電梯維保質量不達標等原因,截至目前,惠州有3家電梯維保單位被立案調查。
現狀:兩年受理電梯投訴舉報800多宗
記者了解到,近年惠州關于電梯安全投訴并不少見。比如惠城區江灣南岸業主投訴其小區電梯每月有6宗故障。大亞灣三遠大愛城小區14臺電梯去年10月至11月共發生32次故障,故障情況主要為電梯梯門開關異常,主要原因是裝修沙土、異物卡門,也存在個別外呼板故障、電梯重啟復位等故障情況。
最典型的是去年發生的河南岸欣悅陽光小區電梯事件。該小區有6棟樓房建有電梯。2014年11月更換新物業時,電梯已經頻繁出故障。2年多就更換了4家維保單位。但電梯仍然故障不斷,最多時一個月故障30多次。
由于部分電梯維保單位未按照《電梯維護保養規則》進行質量維護導致電梯使用問題頻發,某些維保單位存在惡性競爭現象,為搶占市場故意降低電梯維保價格導致電梯維保質量不達標等問題,近日,惠州市惠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專項整治行動中,對負責惠城區雅居樂白鷺湖、麥地新時代花園、河南岸山水華府的三家電梯維保企業進行立案調查。
而據統計,近兩年來,惠城區市場監督局共受理并處理電梯投訴舉報800多宗,到小區召開電梯安全協調會共18場次,監督抽查了140多個使用單位的電梯使用狀況,發現電梯維保市場比較混亂,尤其是不公平競爭現象,值得引起行業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