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1月18日9:00—16:00
地點:上海高級職業技術培訓中心9號樓第二會議室(逸仙路88號)
參會人員:市就促中心培訓處處長薄鳳儀、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副主任李曄、虹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顧雪峰、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劉玲、陳彧、馬征、蔣穎、及其他30家民辦培訓機構負責人或經辦人。
會議紀要:
上午:
1、劉科通報2017年虹口區職業培訓工作情況及2018年工作計劃:
l 2017年總結:
(1)培訓量統計:
2017年培訓總量50024人次,農民工25625人,3035人參加技能競賽
政府補貼培訓簽約17家機構80個項目
區職業技能競賽23個項目11家承辦機構
新增首席技師3名,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領軍人才2個
(2)培訓機構情況:32家
培訓量10000人以上2家;8000人以上1家;1000-7000人的7家;800人以上5家;400人以上4家;200-400人的6家;100人以下7家
區培訓合格率71.19%,高于市平均合格率66.75%
中高層次比例74.34%, 高級以上比例12.91%(高級以上培訓偏低)
(3)職業資格清理情況
2016年 156職業 486個等級
2017年 104職業 346個等級
2018年 32職業 134個等級
l 2018年工作計劃
(1) 工作目標
培訓總量30000人次,農民工12000人,等級工50%;職業技能競賽3000人以上;
(2) 主要工作
一、加強黨建,規范市場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按“一標準二辦法”整合調整培訓機構
二、政策引導,培訓激勵
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委托第三方評估;
三、培訓促進,充分就業
精準培訓(制定養老護理三年行動計劃、家庭服務培訓等)
四、培養通道,技能成才
新型學徒制;2018年舉辦“大師在身邊”活動,加強建設大師工作室;職業技能競賽;首席技師資助;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五、夯實基礎,滿意培訓
對培訓機構進行誠信等級評估;建設互聯網培訓模式,在線課程、在線督導等;教師隊伍建設,多參加教研活動,培養三方面隊伍:1.教務人員2.班主任3.電腦操作員
2、顧局講2018年虹口區職業培訓工作要求
(1)虹口區2018年工作重點:城市更新、舊區改造、民生保障、文化建設等
(2)2018年培訓要求:除了數量、質量以外,更要體現培訓能量的發揮,從提高服務以及從各培訓機構提升自我,回饋虹口區培訓發展兩方面著手,做到:
l 培訓機構的工作方向與區工作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l 提升服務能力
l 加大政策支持,聚焦重點項目、重點人才
l 工作力量下沉,增強工作粘性
力爭推廣虹口區的優秀培訓機構、優秀培訓項目和人才。
3、薄處長對于“一標準兩辦法”解讀:
(1)加強黨建:民辦學校一定要建立黨組織
(2)分類管理:先許可證后營業執照
(3)鼓勵辦學:辦學收益: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區別。
(4)加強監管:設立監督管理部門
進一步解釋:
(1) 黨組織建設:一定要堅持黨的領導,參與決策管理,必須由3個黨員以上,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培訓機構負責人
(2) 辦學許可證:技能類向人社局申請辦學許可證;
(3) 法人登記:營利性向工商局;非營利性向民政局
(4) 如需辦理非營利性轉變為營利性,2018年提出申請,2019年需要完成章程修改、許可證辦理、營業執照、法人登記、稅務清算等環節,辦理之間是不能辦學的。
(5) 稅費扶持,優惠政策:加大對非營利性培訓機構扶持力度,免征企業所得稅等,水電煤與公辦機構價格一致
(6) 試點推進民辦學校收費市場化
擴大民辦學校收費自主權,可以調整學費的。營利性學校收費完全自主。
(7) 健全民辦監管機制
實行市區街道聯合監管機制,加強監督和管理。誠信評估等工作。
“一標準兩辦法”
l 一標準:
1.降:面積要求降低、放寬注冊資金
2.升:組織機構要求增加黨組織、監督機構;提升安全標準(消防檢查)
3.落實:職業技能類設立教學點,非營利性不允許跨區教學點。
4.學校負責人:校長年齡放寬到70歲,5年以上相關教學經驗。
l 兩辦法:
1. 不同性質培訓機構分類登記,如果要轉性質的,在辦理期間不得辦學,委托市里監察總隊,對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查處。
2. 屬地化管理
3. 技能人才培養若干意見:即將出臺
l 國家職業資格清理
1. 有需求的予以保留資質
2. 開展技能等級評價,依托行業協會、高基地來進行
3. 四新技能由行業協會、企業進行審批
4. 行業協會、基地可以自行鑒定、評價、也可通過人社局督導補貼項目,(行業協會審核,人社局備案)
5. 人社局將根據培訓項目的成本以及緊缺程度制定補貼價格和補貼比例。
下午:
4、李曄副主任對2018年職業技能鑒定政策解讀
(1)分類調整
項目分類由原來的“九大類”變為“職業資格鑒定A、B類”
專項能力分為“技能類”及“高新類”
(2)數量調整
職業數量由原104個減少32個;等級數量由原346個減少至172個;專項能力數量由58個減少至39個;總量由404個項目減少至211個;下降比率達50%
(3)部分職業名稱調整
3月1日起全面啟用新職業名稱進行鑒定
l 關于2018年新政的一些揣測:
(1) 只要國家職業大典里有名稱,清理掉的職業照樣可以通過行業協會培訓和鑒定,通過行業協會發證,只要人社局認可。
(2) 考培分離原則: 行業協會負責鑒定,不能委托有關聯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
(3) 建議清理掉的某些職業可以轉做“專項職業能力”,以后可以幾個專項職業能力合成一個技能等級認定項目或者職業資格鑒定項目。
(4) 以后的途徑其實更廣,有市場需求,具有相應資質,就可以考慮。見下圖
5、職業培訓機構交流討論
(1) 參會的30家培訓機構就虹口區下達培訓指標、培訓中碰到困難、問題和建議等暢所欲言,每位參會的培訓機構都必須交流,我方也由蔣穎代童校長做了簡單交流,提及我們今年計劃參加的新學徒制、職業技能競賽等方面工作。
虹口區對我培訓中心下達的培訓指標為600,其中中高級培訓量為300。
(2)下發《虹口區社會組織大調研工作手冊》,希望近期各培訓機構能夠配合做好虹口區調研工作。
(3)2018年以后可能停征“地方教育附加稅”,現在我們必須加強培訓工作,爭取今后繼續獲得相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