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被寫進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和納入中山市政協重點提案后,中山市舊樓加裝電梯工作不斷加速,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成功加裝案例已突破20宗,另有80宗報建已獲受理,61宗獲批加建。
最近,這項工作又有了新進展。近日,中山市城鄉規劃局對2015年出臺的《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從簡化申請材料、優化委托手續、增加協調機制、制定技術規定等方面對加裝工作進行完善,目前該辦法仍處于對外征求意見階段。此外,備受關注的建設資金問題也有望取得突破,中山市副市長高瑞生表示,中山市正加快研究出臺財政補貼方案,為舊樓加裝電梯工作提速。
2015年出臺的《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從報建條件、審批流程和資金籌措等多方面對加裝工作提出了規范,相關部門也逐步提高審批效率,加裝審批流程由原來的20項降至10項以下,為加裝工作提供了指引和便利。
在路徑逐漸明晰的前提下,中山本土的舊樓加裝案例逐年增加,并在2017年形成了第一個加裝潮。據統計,僅2017年中山便有超過40宗加裝報建申請,2017年以來,全市就有超過20例成功加裝案例,而此前5年,全市才完成3宗。
今年在中山市城鄉規劃局網站可公開查詢的加裝電梯公示項目就有36宗,加裝熱潮仍在持續。為進一步規范加裝工作,中山市城鄉規劃局本月制定出臺《管理辦法》,提出了多項修訂內容,其中較受關注的一項新增內容是,業主可按照相關規定申請提取本人名下的住房公積金來加裝電梯。
《管理辦法》另一個引人關注的調整是首次提出了具體的加裝技術要求,旨在破解加裝工作缺乏標準的“痛點”。如《管理辦法》提出,增設電梯設計方案以實用為原則,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不計算綠地率,不計入建筑密度,不得變相增加住宅使用空間,不得嚴重遮擋本交通單元內住宅或相鄰住宅。增設電梯方案的梯井(或連廊)與本交通單元內住宅或相鄰住宅主要使用房間(臥室或起居室)窗戶的正投影凈距小于6米,可視為嚴重遮擋。
另外,新增的電梯井和連廊的尺度以滿足基本交通需要為準,不得以增設電梯為名增加非交通必要的使用面積,電梯井占地尺寸不超過2.5米×2.5米;電梯井與擬加裝電梯的建筑物外墻(不含陽臺)距離不宜超過2米(若結構要求可適當放寬),且原則上應正對樓梯口設置;交通連廊凈寬不超過1.5米;可結合加裝電梯方案對現狀綠化、通道等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