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小區在2017年3月交房后,隨著第一批住戶相繼入住,陸續有業主反映電梯故障問題:停梯、沒信號甚至滑梯。記者試乘電梯,發現運行時有咯吱咯吱聲。據物業人員透露,小區交房至今不足一年,已經處理了80多起電梯故障,滑梯19起。新住戶不敢入住,已入住的業主每天都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稱“敢一個人坐電梯的都是勇士”。(1月21日《都市快報》)
隨著電梯在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上班、回家、逛街、坐地鐵等等都需要乘坐電梯,而近年來各種電梯事故頻發,引發大家恐慌不已,社會各界對電梯運行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公共場所的電梯維護有群眾監管,自然無需擔心,但是,居民小區的樓道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情況就堪憂了。由此看來,電梯監管的形式還是存在較大問題。
電梯雖然隨處可見,但是它又屬于特種設備,只有,正規廠家出產的電梯質量才有較為完備的保障。有專家指出,電梯安全靠“三分造、七分養”,即便是再有好口碑的正規廠家出品,不當使用和缺乏維護保養,也容易導致事故發生。
一部電梯,在實際運營中,涉及到電梯的投資者、電梯制造廠家和購買電梯的買家,以及負責電梯日常管理的物業。電梯所有權單位、使用單位、技術管理單位和每個具體使用者,每個主體似乎都有責任,但都存在僥幸認為自己可能不用承擔責任或是可以向其他單位推卸責任。部分小開發商承包了電梯業務,首先在電梯質量上就不過關。這些缺乏監管的問題電梯一旦流入市場,就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這是造成悲劇事故的重要原因。
對于住宅小區來說,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就是物業公司,必須負責電梯的日常使用和養護。但是,由于職責不清和利益驅使,極少數小區物業往往重視維保單位是否廉價,而忽略了電梯作業質量與自己的職業操守,造成電梯自身存在缺陷,或者電梯維護與保養不到位,加之,當前電梯維保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多電梯維保人員并無資從業格認證。在這些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各種事故。
電梯安全,事關每一個市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絕對不能設置“自動擋”而放松警惕。“敢一個人坐電梯的都是勇士”,這固然是一句玩笑話,卻也隱含著居民的擔憂和無奈。為此,電梯制造企業不僅僅要制造出合格的電梯,為使用者提供安全使用的設備,更應傾向發展服務業,更多為使用者提供后期維護服務,全面提升電梯的安全管理和維護保養。各小區物業必須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確保電梯維護有專人維護并且擁有從業資格認證。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安全教育宣傳,不僅僅對用梯單位工作人員要進行應急培訓和演練,住戶也應當強化自我保護意識,掌握簡單的求救方法,以防萬一。
上一篇:合江縣查處首例電梯維保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