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南開區水上公園北道望園里小區2號樓召開一次特殊的業主交流會,專家受邀前來就老樓加裝電梯事宜為業主答疑解惑。來自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適老化改造小組(以下簡稱“適老化改造小組”)和相關電梯公司研發制造團隊,與樓內十多戶加裝電梯意愿強烈的業主進行了交流。
天津市有沒有相關政策
望園里2號樓建成于1988年,樓齡近30年。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樓是“大板樓”,共有8層,每層5戶,都是中小戶型,每層有一個十多平方米的休息平臺。據居民介紹,該樓出租戶接近半數,而自住業主的年齡基本都在50歲以上,其中有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從出行便利考慮,不少業主有加裝電梯的愿望。
適老化改造小組和天津東南豌豆加裝電梯公司研發制造團隊應居民邀請走進該樓,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展開交流。就居民關心的政策面問題,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天津舊城改造生態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宋昆介紹,市政府日前出臺了《天津市“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將推動設施無障礙建設和改造,支持多層老舊住宅加裝電梯。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指導意見》《設計導則》都在積極制訂推動中。那么在政策細則尚未出臺前,居民如果加裝電梯的意愿強烈,可以自行聯系設計單位、電梯廠家,進行安裝。
電梯如何“進樓”最合理
召集樓內居民開會的莊女士住在8樓,她的八旬母親住在5樓,她每天都要上下樓多次,非常希望老樓加裝電梯,“這個樓老住戶多,五六十歲是主流,還有七八十歲的,加裝電梯很有必要。”
關于電梯位置,居民們有自己的想法。居民唐先生指著休息平臺的一個綠色小門說:“這個樓當初在設計時可能就是為了裝電梯,但后來沒裝,你看這個門打開,里面有大約1.2米見方的空間,把這里上下打通,正好是一部小電梯的位置。我們覺得它應該是個‘電梯井’。”
天津東南豌豆加裝電梯公司研發制造人員對“電梯井”進行了測量。“從測量數據看,這處空間比較狹小,不具備施工條件,除去電梯轎廂厚度空間外,電梯內空間不足一米,根本無法使用。除非是將空間擴大,但這就需要原樓的設計圖紙,看是否具備改造條件。”研發人員也給出了另一個加裝方案,“可在緊靠樓梯間的外側加裝電梯,不僅占用空間不大,而且容易施工,40天內即可快速完工,在安全性上也有保證。”
對外側加裝電梯的方案,居民們有不同意見。住在7樓的楊先生說:“我們還是想從‘電梯井’入戶,老人們出入更加方便。”
針對居民們的意見,適老化改造小組的專家表示,他們將到有關單位核實該樓設計圖紙后,就電梯入樓方案給出合理化建議。
電梯安裝費怎么分攤
加裝一部電梯的費用不是小數,費用分攤也是居民們關心的話題。“安裝一部電梯的費用包括電梯設備費、施工費以及管線改造費等,總造價約在五六十萬元,這是按照6層到頂計算,望園里這棟樓共8層,費用還要高一些。”天津東南豌豆加裝電梯公司工程師宋興勇介紹,“電梯每年使用還需要電費、維保費,總計每年約1萬元左右。”
目前,望園里2號樓總計有40戶居民,從電梯受益使用角度,居民們普遍贊同從三樓以上開始計費。“樓層高的多交一些,樓層低的少交一些,另外,維保費、電費可以均攤,每年每戶幾百元也可以承受。”7樓居民楊先生說。
通過近兩個小時的溝通,居民們對老樓加裝電梯的政策、設計方案、費用等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但由于該樓戶數較多,還需要繼續統一居民的意見。宋昆表示,征得樓內所有業主同意十分重要,在籌備階段,需要住戶都在加裝電梯申請書和協議書上簽字,然后由設計單位出具設計圖紙,再由電梯廠方報價,并需要寫好費用分配方案,征得大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