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都沒想到早上電梯會停,樓道里也沒電,我從23樓摸黑下樓,差點摔倒了。”昨天,市區金匯商住廣場小區住戶戚大爺向媒體反映,小區公共區域遭遇停電,還被限制運行電梯。對此,小區物業表示這是無奈之舉,因為多次催繳物業費無效。“但是我們家交了費的。”戚大爺言語中透露著不滿。
“老年人萬一遇到急病等情況,怎么辦?”面對小區物業的這一做法,住戶頗多怨言,更重要的是擔心“電梯限行”“公共區域停電”會帶來安全隱患。
電梯停運,大爺摸黑下樓
走廊沒電,晚上不敢出門
住戶戚大爺今年70來歲,他說,昨天上午7時30分左右,他有急事要下樓,卻發現電梯沒有運行。“從23樓到1樓,疏散通道里黑漆漆的,根本看不清楚臺階。樓道里還有雜物擺放,一路上磕磕碰碰,差點摔倒。”戚大爺說,他摸索著下樓,花了十幾分鐘才到樓下。
戚大爺后來才知道物業限制了電梯運行,不少住戶對此感到意外。
昨天下午3時多,記者來到金匯商住廣場第三幢,此時有電梯在運行。但樓梯疏散通道內漆黑一片,公共照明與應急逃生指示燈都無法點亮。記者只能靠手機顯示屏的光在樓道中通行,很容易撞上擺放在旁的雜物(如圖)。住戶說,當天早上7時30分左右,一些住戶受不了就去物業理論,電梯才重新開始運行。而三部電梯只能正常運行一部,其他兩部電梯停運。
“晚上外面走廊通道,停電后什么都看不見,住戶都不敢出去了。”昨天晚上,戚大爺再次向記者嘆苦。
物業解釋,八成業主沒繳費
協商無果,所以出此“下策”
小區物業為什么要停止在公共區域供電、電梯限行?
小區物業管理單位是鹿城區物業管理總公司,于2006年房子交付后進駐。“業主累計拖欠物業費500多萬元,公攤水電費100多萬元。超過80%的業主都拖欠物業費。”鹿城區物業管理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維持金匯商住廣場物業管理,這三年來物業平均每年支出145萬元。由于拖欠物業費與人工管理費數目過大,從11月1日以來,物業與業主代表多次商談,但沒有結果。
在多次催繳物業費無效的情況下,從昨天凌晨開始,該物業公司暫時采取降低物業管理水平,以及停止小區公共部位供電與電梯限行的舉措。
“我們不愿意再來墊付公攤水電費。希望業主能及時繳納,恢復小區正常物業管理。”該負責人說,之前物業已經張貼通知,一來催促業主繳納物業費,二來告知不繳物業費將開始“電梯限行”等措施。在物業提供的公告中可見,所謂電梯限行,就是每幢樓保留一部電梯,運行時間為6時30分到7時30分、18時到19時。
但部分住戶表示并沒有看到該通知。
而對于像戚大爺這種已經繳費的業主,該負責人說只能表示歉意。
住戶抱怨,物業管理不達要求
物業有氣,正考慮走司法途徑
為什么有80%的住戶不繳物業費?一些住戶稱,物業管理無法達到業主要求。比如小區內治安管理差、消防設施沒有維護、道路與門庭破損沒有維修、地下室車庫管理混亂、公攤的水電費屬于物業單方憑證、二次供水抄表存在管理失職等。
物業對此也有很大意見。“我們過來當保姆,不給工資不說,連水電費都要我們自掏腰包。”該負責人稱,金匯商住廣場有699戶,物業公司于2006年通過招投標與開發商簽訂前期物業合同。但后來因為一些原因,一直沒有與業主委員會簽訂物業服務合同。在沒有簽訂新的合同之前,他們還是繼續履行原來服務合同。
“個別業主入住11年,一直沒有繳納過物業費。我們試過上門催繳、書面告示、小區內公示等辦法,但效果不大,正考慮通過司法途徑。”該負責人表示。
這些年來,業主與物業的關系一直處于僵局。該如何化解雙方的矛盾?將繼續予以關注。
上一篇:走出電梯安全的六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