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不少老舊小區是6層到頂的居民樓,沒有電梯使一些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出行成為難題。根據市政府日前出臺的《天津市“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天津將推動設施無障礙建設和改造,支持多層老舊住宅加裝電梯。
《規劃》提出,要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老舊樓區公共設施適老環境改造制度,出臺老年人居家養老環境改造服務辦法,完善涉老工程建設標準規范體系。加強與老年人自主安全的通行道路、出入相關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獲得社區服務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的無障礙設計與改造。加強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重點對坡道、樓梯、電梯、扶手等公共建筑節點進行改造。
營造安全、綠色、便利生活環境。加強老年人住宅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滿足老年人基本的安全通行需要。按照就近便捷的原則推進社區老年生活圈服務建設。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安全隱患的排查和監管。加強養老服務設施節能宜居改造,將各類養老機構和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納入綠色建筑行動重點扶持范圍。支持多層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引導、支持開發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際親情住宅。
據統計,目前天津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達到243.9萬,每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很多老年居民對加裝電梯有強烈意愿。我們已向市財政局、市既有房屋管理處、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提交了相關提案,并得到積極回復。目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設計總則》《指導意見》都在推動制定中。”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天津舊城改造生態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宋昆表示,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在天津落地,要解決兩大問題。首先,要做好一樓業主的思想工作。該問題有三種解決方法:非私產房由所有者統一安裝,這種辦法易行但不具有普遍性;鄰里協商,適度補償,這種方法程序簡單,但工作難度較大;可增值的補償措施,如為一樓建小院等,這是一個長效機制,但必須得到相關部門和其他業主認同。其次,要確定負責部門,簡化審批程序。目前,既有住宅加裝、加建電梯與新建樓盤的程序基本一樣,涉及多個部門,因此必須簡化審批程序,才能使工作順利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