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本報以《為阻止電動車搭電梯“上樓”物業封住無障礙通道》為題,報道了海口鳳翔花園小區物業為阻止電動車上樓,將小區4棟的無障礙通道用鐵鏈鎖住引起廣泛關注。11月1日,記者繼續就電動車“搭梯”上樓問題進行走訪,發現海口多個小區為阻電動車上樓放大招,大部分業主表示贊成。
□南國都市報記者王康景實習生趙靜文/圖
多小區放大招,阻止電動車“搭梯”上樓
“此前,電動車上樓現象比較突出,所以物業想了這個‘門前搭架’的招。”在海口千禧8號小區,物業保安隊長告訴記者,小區A、B兩棟樓的出入口安裝了鐵架欄桿,阻止業主騎電動進電梯。
記者在該小區看到,兩棟樓周邊幾乎停滿了電動車,而小區B棟的架空層設置了電動車專用停車區域,也幾乎停滿,B棟的鐵架欄桿完全封住出入口,電動車無法進入,A棟則留了一個“小門”便于老人等特殊人群出行。
此外,記者在海甸島水岸聽濤小區也看到,物業為了防止電動車搭梯上樓,在電梯內設置了鐵皮箱,電動車無法入梯。
而在海口國貿仙樂花園A棟,物業為了阻止電動車進入電梯,甚至將無障礙通道改成了階梯。因業主要求增設無障礙通道方便老人和殘障人士通行,經街道辦人員調解,物業表示將在增設阻攔電動車上樓設施后再建設無障礙通道。
管理收費、無人看管和無處可放等原因,讓電動車上樓
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電動車“搭梯”上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業主對管理收費不滿意;二是小區無人看管怕失竊;三是沒有專設的停車區域。
走訪中,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市民和業主,大部分居民表示贊成阻止電動車“搭梯”上樓的行為。
“電梯屬于公共設備,有些人騎電動車進入電梯,猛沖猛撞,把門撞壞或者電梯損壞,還是得大家公攤維修費,不合理。”業主陳先生說。
而國貿一小區業主劉女士則認為,電動車上樓不僅有安全隱患,也擠占了電梯空間,給小區其他業主出行造成不便。
消防提醒:電動車上樓隱患大,應停放在室外
海口龍華區消防大隊工作人員介紹,電動車“搭梯”上樓隱患大,不僅危害電梯安全,還存在較大的火災隱患。該工作人員表示,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指出,電動車應該集中停放管理,停放點應該設置在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