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區一棟7層樓住了10多戶老人,因上下樓不便,大伙決定自費裝一部電梯。近日,一根20多米高的“煙囪”矗立在小區單元樓前開始試運行時,居民們感嘆:有了電梯,上下樓方便多了,這錢花得值。
困擾:老人上樓不便 想裝電梯未果
武漢武昌中南路街銀苑小區22號樓2單元共有7層,住著14戶居民,其中13戶家里有老人。家住6樓、年過八旬的田爹爹說,因為沒有電梯以前每次上樓,都要中途休息2到3次,“一上樓就腿腳發軟”,甚至動過搬家的念頭。
家住5樓的宋女士也說,自己的關節不好,提東西上樓很吃力,特別羨慕有電梯的樓房。6樓的陳永富介紹,近年來,不少老人提議安裝電梯,但一直未果。因為撇開費用及居民意見不一等問題,僅跑審批就要向多個部門申請,加之后期的維保費用,讓樓棟里的老人們“不敢奢求”。
商討:3樓以上的出錢 樓層越高出錢越多
去年夏天,小區居民又向物業經理蔣燈星提出自費安裝電梯,蔣燈星帶著陳永富一家家收集意見,最終14戶居民全部簽字同意。他又找到一家電梯公司,請對方帶著年輕的居民代表落實申請、審批事宜。
經核算,安裝電梯的總費用在35萬元左右,如何分攤呢?經過多次協商,最終達成一致:1、2樓居民不出錢,3樓居民每戶承擔2.5萬元,往上每高一層,費用增加5000元,最高的7樓,每戶費用4.5萬元。“大伙都愿意安裝電梯,”蔣燈星介紹,經過耐心做工作,10戶居民的資金全部收齊,盡管電梯可能會對低層居民產生噪音和采光等影響,但大家鄰里關系很和諧,問題也得以解決。
施工:物業經理求安全 用扳手挨個查螺釘
今年2月底,安裝資金落實到位,部分審批手續也完成,施工隊開始進駐,坑基剛挖不久,就發現地下有天然氣管道,安裝電梯必須改線,社區居委會幫著和其他樓棟居民協商,施工才得以繼續。“要方便,更要安全。”蔣燈星說,電梯的坑基挖了2.8米,鋼筋和混凝土都是他親自盯著澆注完成的,主體構架選用的也是上等方鋼。他還系著安全繩從7樓樓頂爬下,用扳手逐一檢查了主體結構上的近百個螺釘是否穩固。
外立面完成后,梯箱安裝、鋼絲繩架設、底座固定,每個環節蔣燈星都親自把關,直至交付使用。“從物業這個角度講,安裝電梯其實是增加了我們的工作,但為了做好服務,我們愿意擔這個責。”10月中旬,經過半年多的努力,電梯開始試運行。
維保:將逐步提高物業費 維持電梯運轉
記者昨日在該小區22號樓2單元門口看到了這部電梯,遠遠望去,像是一根銀白色的煙囪,從地面緊貼外墻升至7樓,走進電梯內,有7個樓層的按鍵,從1樓升至7樓,耗時約30秒。
蔣燈星說,考慮到老人身體狀況,他們特地調低了電梯升降的速度,電梯開門等待時間也相應延長了。關于后期的維保,將逐步提高該樓棟居民物業費的標準來維持。目前,該小區已有其他樓棟在醞釀安裝電梯事宜,并來該樓棟“取經”。
該樓棟居民開心地告訴記者,未來的生活質量和居住品質一定會提高。
相關部門調查數據顯示,武漢市6層以上10層以下無電梯住宅樓有5000多棟,住有100萬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占85%左右。
沃克斯電梯湖北分公司負責人彭宏濤介紹,最近一兩年來,前來咨詢加裝電梯的老舊社區較多,安裝成功的小區卻不多,從去年至今,安裝成功和正在跑手續的小區只有7個。難度主要出現在審批麻煩、費用難籌、低層居住意見不一等方面。
上一篇:掛甲寺街及時處置電梯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