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市場質量和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外發布《2017年深圳市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這標志著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創建工作在前期試點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據該管委會表示,目前該工作步入推廣階段,該管委會希望更多的住宅小區能夠加入到這一行列,進一步提高業主和住戶的參與度,提高小區的電梯安全水平。
去年11月初,深圳開展了“我的電梯我做主”試驗小區創新舉措,在深圳市市場質量和監督管理委員指導和深圳市透明和諧社區促進中心協助下,篩選出了福田區天然居、羅湖區雍翠豪園、南山區蔚藍海岸三期、寶安區君逸世家4個小區作為電梯安全社會治理工作的試點小區,并在2017年1月1日舉行了首批深圳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驗收揭牌儀式。據悉,試驗小區實施至少10項標準,實現小區業主從問題的投訴者到解決問題的參與者的轉變。而標準的范圍包括利用電梯安全櫥窗、安全知識海報、乘梯宣傳短片進行電梯安全宣傳;建立以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機制為核心的電梯4S檔案等方面。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創建工作在實現社區安全管理體系多方主體共治的基礎上,提高了深圳市電梯安全的使用標準,通過建立更高更嚴的電梯準入標準、公用電梯采購標準、檢驗檢測標準、故障率約束標準,強化安全標準追溯力,以提升社區電梯檢驗監測技術水平,提高電梯的產品質量、管理質量。
時隔3個月,記者對這4個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進行走訪,總體感覺起步良好。福田區天然居的業主張先生表示:“現在小區里的電梯廂和候梯廳里面都會張貼一些關于電梯安全海報,而海報內容由市質監局確定,其張貼布置由試驗小區業委會負責,因此這些海報的內容比較有權威性,因為在小區電梯內的覆蓋率較高,所以能夠引起我們對電梯安全的關注。”南山區蔚藍海岸三期的業主黃先生說:“現在我們小區的電梯都有一個二維碼,掃一掃就能知道電梯歷史維保與維修記錄,這等于說電梯的安全信息都是向我們公開的,這讓我們覺得使用小區的電梯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寶安區君逸世家的業主張小姐告訴記者:“以前電梯安全這種事情都是歸物業和電梯公司管的,自從我們小區成為深圳市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以來,我們這些業主在電梯安全工作方面也有監督權了,能夠讓我們直接參與小區電梯安全的管理工作,我們也會定期和業委會交流電梯安全工作的經驗,這些都令我們感到自己是小區的主人,能為小區的安全工作獻一份力。”
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創建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需要做的后續工作還很多。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特設處副處長曹必剛說:“現在的住宅小區業主比較分散,在遇到問題時很難形成統一的意見,因此各方難以有效地表達共同利益。”此前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就曾引導電梯遠程監控企業制定行業標準,但是企業單方的努力并不能真正對接業主需求,其推廣和實施的力度有限,目前3家制定標準的企業兩年多時間只剩下兩家。這次的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各方合力,為解決業主共有資源的資金分攤與電梯維保品質監管問題、提升小區電梯安全水平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