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住宅小區電梯數量的成倍增長,其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越來越受到廣大住戶的關心和政府及媒體的關注,加強住宅小區電梯安全監管迫在眉睫。
存在的主要問題
住宅小區電梯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小區電梯底坑積水嚴重,且未及時排除,長時間腐蝕電梯主板和零件,存在事故隱患;二是部分小區物業公司沒有認真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安全管理不到位;三是電梯維修、改造資金欠缺,電梯易損件、零配件磨損后更換、維護不及時,導致電梯停梯、關人現象嚴重;四是警示標志、乘梯須知等普遍受到圖鴉或損壞;五是住戶在裝修過程中對電梯愛護不夠,裝修渣土、混凝土掉入電梯廳門縫隙,致使電梯產生故障的現象也很嚴重。
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區土建初期埋下隱患。小區開發商在建設初期工程中,對于電梯質量安全考慮不足。比如底坑積水問題,開發商擬用水泵抽水,而實際上在小區建成后,如果物業管理公司責任心不強或者水泵損壞都會導致抽水不及時,造成安全隱患。
二是電梯管理責任不夠明確。部分新交付使用的小區電梯存在著開發商與物業、業主三方之間使用管理責任不明確等現象;有的小區物業公司調換頻繁,安全管理工作銜接不夠。
三是用戶缺乏安全使用知識。電梯使用者缺乏安全使用常識,部分用戶不愛惜電梯或使用不當,人為損傷電梯的現象比較頻繁,這些行為客觀上加快了電梯的磨損,經常造成電梯故障、困人等后果。
四是維修改造資金成為瓶頸。小區電梯維修改造資金問題是電梯管理的一個關鍵問題。有的住宅小區由于產權復雜找不到公共維修基金,有的能找到公共維修基金但存在提取難等問題,所以,電梯改造更新所需資金基本上只能靠房屋產權人來籌集,而多數小區入住率不高,資金籌集不足,導致電梯維修、改造、更新困難重重。
加強小區電梯安全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是把好行政許可準入關。質監部門要加強對電梯市場的質量監管,嚴格執行行政許可退出制度,確保售出的電梯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防止劣質電梯流入市場,投入使用。
二是建設電梯應急救援平臺。由政府出資建立負責電梯應急處置和服務的常設機構。統一受理電梯安全投訴舉報,負責乘客困梯等故障接警和救援。發揮好應急協調指揮、咨詢服務、風險監控和社會監督功能,促進電梯使用、維保單位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推動電梯安全多部門綜合監管機制形成。
三是加強電梯的維修保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每年還要進行年檢。質監部門要切實負責,督促電梯使用單位和電梯公司按照規定,認真落實這一保證電梯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按照電梯安全技術規范和維保標準進行維修保養,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確保維保質量,保證電梯安全運行。對未進行年檢或超過年檢有效期的,要責令整改,拒不進行年檢的可停止其使用。
四是普及電梯安全知識。電梯事故頻發與人們安全意識薄弱,缺乏電梯安全知識關系極大。有的單位明知存在安全隱患,不及時排除,存在僥幸心理。有的電梯工作人員未經培訓上崗,有的電梯內沒有安裝報警設備,沒有緊急救援預案,發生事故后束手無策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加強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建立健全有效的規章制度來解決。
五是明確產權主體及責任風險的承擔。電梯安全應由電梯使用單位、電梯安裝維保單位和有關監管部門共同負責,質監部門是特種設備安全檢查責任主體,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全力抓好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加強對電梯安全管理的檢查,嚴格執法,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電梯使用單位是電梯安全主體責任單位,要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確保電梯安全。
六是設立居民區住宅電梯維修專項資金。物價部門明確向業主收取的物業管理費中,用于電梯維護保養、檢驗檢測的專項費用的占比,確保電梯維護管護費用,做到專款專用。明確電梯大修和報廢更換電梯費用來源,從維修基金中專項支取或與業主簽訂協議另外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