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院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錄取工作陸續結束,福建省質監系統人才培育工作再傳捷報。今年福建全省系統又有7名同志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為博士研究生,至此福建省質監系統擁有博士生數量達到80名。
近年來,福建省質監局黨組始終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第一要務,圍繞“培育為主、引進為輔”的工作思路,多措并舉,不斷加大力度,積極構筑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高地,實現全省系統博士研究生數量連續5年保持高速增長。自2009年開始,4年間全系統博士生數量以平均每年增加15名的速度增長,2009年、2010年、2011年博士數量分別由之前的21名增至35名、55名、75名,目前達到80名。
在此期間,福建省質監局扣緊“以用為本”這個關鍵,在根據崗位工作需要抓好急需博士引進的同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舉措,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根據所從事的崗位工作選擇專業,積極報考博士研究生,大力引導在讀博士以破解質監工作難點問題為目標,確定研究方向,開展課題研究。這80名博士中,本系統培養接近六成;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985高校”以及美國加州大學等國際名校的博士占1/4;有80%以上的博士所學專業和研究方向是分析化學、材料應用、機械電子、食品安全等相關專業,均是與質監工作息息相關的學科。這不僅對于改善全省系統人才隊伍的知識結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福建質監系統科學、高效履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與全省質監系統人才高增長率相對應的是極低的人才流失率,5年來全省系統只有3位博士因工作需要調離本系統。為充分用好人才,福建省質監局通過成立博士聯誼會、組建博士后工作站、成立科研項目聯合攻關小組、強化科研經費保障、開展公開競崗、選派掛職鍛煉等一系列舉措,積極搭建博士后續成長和作用發揮平臺,不僅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更真正做到以事業留人、以發展留人。在良好的政策引導和激勵下,全省系統的博士們均把福建質監作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終舞臺,扎根崗位,安心工作,在各自領域盡情施才展智。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5名博士走上處級領導崗位,而其他絕大多數博士也在檢驗檢定、技術標準研發、科研項目攻關等工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福建質監事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頂梁柱”、“排頭兵”。
據統計,2008年~2011年間,福建質監系統由博士牽頭承擔的科研項目多達93項,所取得的成果平均每年可為社會創造近億元的經濟效益。福建省特檢院林堯博士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作用,在全國率先組建“復雜特種設備技術鑒定組”,專攻高精尖特種設備技術問題。短短幾年間,他帶領隊伍連破8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其中“電梯控制檢驗技術研究”等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推進福建茶葉產業發展、掌握國際技術標準話語權,國家茶檢中心的張雪波、陳磊和福建省質監局董秀云等博士組成技術小組,聯合福建省農林大學,歷經3年的奮力攻關,終于成功研制出烏龍茶國際標準,并正式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立項。
在福建質監系統,女博士是一個智慧、美麗、活力而又堅韌的特殊群體。19名女博士大多是年輕媽媽,她們既要投身工作,又要兼顧家庭,在攻堅克難的征程中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勞,譜寫出一曲曲“巾幗不讓須眉”的贊歌。在過去的3年里,福建省質檢院才輝博士一個人就領銜了5項科研課題。今年5月,她因工作過于勞累,剛懷孕不久就不幸流產。然而,她僅稍作身體調理后,又義無反顧地撲到緊張而艱苦的科研之中。2011年,她與其他3位杰出女博士代表一道,被評為“福建省三八紅旗手”。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如今,“博士就像鳳凰一樣上下求之而不得”的尷尬局面已一去不復返,福建質監系統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正蔚然成林,80名博士、978名碩士、36名教授級高工共同連成一片郁郁蔥蔥的風景,并化作一面面鮮亮的旗幟,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加強學習、砥礪成長、無私奉獻。隨著人才輩出的局面不斷形成,福建質監進一步加快“高標準快發展”步伐,努力為實現“建設更加美好、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福建”宏偉目標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