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摩天樓,僅依靠一個監控室可以遠程調節燈光模式、監控能量消耗,還可以利用電梯運作來發電……這些出現在科幻片里的場景今年內就要在重慶變成現實了。昨日,記者從市電力公司了解到,今年內我市將建成首座智能樓宇。
所有燈光亮度可調節
“這種主要應用在寫字樓方面的智能樓宇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智能化。”據市電力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智能樓宇里都有一個擺放著各種監控設備的操作室,工作人員可即時從監控設備里了解到大樓里產生的水、電、氣能源消耗情況。系統平臺可通過后臺程序計算,比對查看同類設備以往的耗電情況,如果電力負荷出現異常,設備還會自動報警。
此外,大樓里的所有燈光都可以從0%~100%的亮度進行調節。“系統可細分為會議場景、投影場景、休息場景、清掃場景模式等。”這名工作人員說,各個辦公室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燈光亮度,不僅節約電能,還可以保護視力。遇到大型會議,辦公人員還可以在監控室里遠程操控燈光。如果有需要,辦公人員也可以設定電燈自動開關時間。
比普通樓宇節電15%
在智能樓宇里,我們常用到的電梯相當于一個小型發電機,每天大約可以節省10度電。“電梯每天上上下下要產生熱能,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把熱能又轉化為電能。”該工作人員稱,因為電器運作要產生大量熱能,普通大樓里的電梯機房就像一個熱島,時刻需要空調、電扇等設備對儀器進行降溫。如果把電梯自發的電能用于設備降溫,那機房里的空調、風扇等都可以“下崗”了。
根據目前試點數據分析,智能樓宇比普通寫字樓一年節電15%左右。
首座智能樓宇年內完工
據悉,我市首座智能樓宇作為國家電網公司4個智能樓宇項目試點之一,經多次實地考察,選定坐落在北部新區鳳凰座D棟作為項目實施地,預計今年底將完成建設工程。“預計條件成熟后,智能樓宇才能大范圍推廣。”據市電力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由于目前建設成本較高,智能樓宇帶來的經濟效益并不突出。預計要在推廣范圍擴大、建設成本降低后,它才可以真正實現環保、智能、經濟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