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2011年上半年質量基本狀況時指出,電梯等特種設備事故主要發生在使用環節,占到72.6%,維護保養不到位是主因。質檢總局同時表示,電梯維護保養如果不能全面落實正常的維護保養內容,進行“救火式”維修,難以根除隱患。
在中國除卻個別引起死傷的事故外,更多的扶梯倒轉、滑落傷人、電梯門夾人、打不開門困人等事故,往往不是因為產品本身質量問題,而是和電梯維保不到位密切相關的。在電梯維保上更體現了制作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與技術能力。
電梯維保滯后于市場發展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電梯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作為電梯行業全球第一大市場,吸引了超過400家國內外電梯整機生產企業,激烈的競爭促使產品利潤率走低,從而通過削減維保費用獲得利潤。但電梯作為一種需要完善售后安裝服務及維護保養的特種設備,若忽視了安裝維保所必須的正常費用,必然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個別電梯企業若一味地追求產量和利潤,沒有對電梯的售后安裝維保質量進行有效控制,最終顧此失彼,必然容易誘發事故。
在業內通常認為,由制造廠家直接負責電梯維保,能有效的保證維保質量。但現在電梯技術人才缺乏,電梯安裝維保工作既臟又累,利潤又低,對電梯企業的品質意識及維保技術團隊是一項重大考驗。與國內電梯企業相比外資企業對售后維保則更為重視,維保服務網絡也較完善,值得國內廠家學習借鑒。
以華升富士達電梯為例,該公司擁有多支專業的售后服務維保隊伍,維保網絡覆蓋全國。維保團隊每日月對全國所有運營中的富士達電梯進行定期維護及常年的技術跟蹤,每月統計故障率。同時,總部領導及總工程師室的專家們也定期在全國范圍內隨機巡視對正在安裝或已投入使用的項目現場進行抽查,以加強安裝和后期維護階段的品質控制,通過強化現場管理貫徹“三現主義”,即現場、現實、現物進行有效的工程管理。
富士達電梯以先進技術緩解維保難題
同時,面對國內電梯專業人才緊缺,又有大量電梯急需維保的事實。富士達另辟蹊徑,從設計階段就將安裝與維保納入考量,希望優化設計從而簡化安裝流程;降低維保難度,提高維保質量。另外,富士達將大量高端技術應用于經濟型產品,以期達到以技術進步減少對維保人員的經驗和技術要求、進一步提升維保服務品質,這種新思路是富士達提倡專業化生產的具體體現。諸如富士達通過在所有客梯中采用智能的自檢測系統,使電梯在閑暇時能自動進行檢測,并將結果保存在內存中,以保證專業的電梯維保人員在維保時查閱,根據故障記錄采取相應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維保風險、保證了乘客安全。
所以正如華升富士達電梯總經理津山圭二說的:“對于一家電梯企業而言,其最大的社會責任并不是各類社會活動,而是為電梯用戶提供安全、舒適的乘坐體驗,安全、可靠、經久耐用才是一家電梯企業產品的核心。”希望更多的電梯企業能以安全第一為理念,不僅在生產環節,而且在售后維保中承擔更多的安全責任。
下一篇:兩小孩電梯夾縫中嬉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