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目前高層住宅電梯現狀是怎樣的?本報昨日報道了“袖珍電梯”成高層急救攔路虎后,引發讀者和網友熱議,并提出諸多建議。對此,8月15日,記者調查了西安市20棟高層住宅樓電梯面積,進行實際測量,并查閱高層電梯配置的相關規定。對于電梯空間小,業內人爆料:開發商安裝電梯多會考慮成本。
記者調查大多小區未配“救命電梯”
記者調查結果顯示,在20棟高層住宅小區內,絕大多數的小區電梯的長度為1.5m-1.6m左右,寬度為1.4m-1.5m左右。在調查中,只有2個小區的電梯長度為1.8m左右,勉強可容納1.8m左右的救護擔架。
昨日上午,記者在位于興慶路南段的蘭蒂斯城小區調查期間,業主不斷向記者反映現實生活中,因為電梯“肚量小”而引發的尷尬。
6號樓一共9部電梯,不要說救護擔架床進不去,就連現在住戶1.8米寬的床墊都要工人從樓梯往上抬,32層的樓高,太不方便了。”一位乘坐電梯的住戶說,“這個電梯空間小其實不算什么,主要是經常壞,這樣我們出行很不方便”。根據小區業主的反映,記者隨即用卷尺量了一下,電梯的長是1.23米,寬1.55米。記者體驗了一下電梯內,感覺很悶。相關政策電梯尺寸沒有硬性規定
對于住在高層樓房的病人來說,無論是由專業人員來接走,還是由病人家屬運送,電梯都是生命的“升降機”。那么,高層住宅電梯設置標準中,是否有對電梯面積大小的規定?
記者查閱1999年,國家技術監督局和建設部聯合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發現,該《規范》要求: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于兩臺,其中宜配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然而,該規定在現實中幾乎無人執行,原因在于其中的“宜配置”而非“應配置”,“宜”字體現的是自愿原則,而非強制原則,即也可配置也可不配置。記者昨日下午從西安市質監局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共有24000多臺電梯。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電梯的大小決定了它的價格,同品牌的電梯,其容量越大,噸位越高,價格也自然越高。關于住宅電梯的設置,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于兩臺,其中宜配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另外還必須設置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從規定中可以看出,電梯的大小沒有硬性的規定,所以在驗收時也無法強加約束。
業內人士爆料開發商為省錢不裝醫用電梯
既然高層住宅有必要安裝大電梯,那么開發商為什么不考慮?昨日本報報道后,一位讀者致電本報稱,他3年前曾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從事該行業有7年時間,關于高層小區電梯配置問題,一般電梯的大小決定了它的價格,開發商在安裝電梯時也要考慮到成本。他說:“安裝大面積的電梯會相應增加樓盤的公攤面積,購房費用抬高了,購房者肯定不買賬,會影響房屋對外銷售,主觀上就不愿增設醫用電梯。”
對于開發商考慮到安裝大面積電梯,勢必相應增加樓盤的公攤面積的說法,記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從造價上來考慮,安裝一部長方形的電梯并不會增加過多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