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安全是近期市民關注的焦點,而老舊電梯問題則是其中的關鍵,因電梯超期服役引起的“電梯驚魂”事件時有發生,但是,電梯的維修、更換往往因為牽涉到“錢”的問題,不得不擱淺下來。
記者日前從市質監局獲悉,市委市政府近日向有關部門作出批示,要求四項舉措保障全市住宅電梯安全。
■個案
海灣花園電梯老化維修難
海灣花園是近期因電梯老化而產生較大矛盾的典型個案。
記者昨日來到該小區了解到,從1994年首期投入使用以來,海灣花園的大部分樓盤都有著十多年的歷史,相當一部分電梯已經超過了15年,由此而產生的電梯零配件老化問題層出不窮,部分電梯因為必須維修,不得不停運,業主們對此意見很大。
“電梯修了壞,壞了修,反反復復幾次了,我們天天只能擠一部電梯。”小區一業主表示,物業管理處曾經貼出了有關維修電梯的征求意見公示,但沒有表明電梯到底壞到哪里了,相關明細沒有,“我們不可能不明不白地買單。”
這位業主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對此,物業管理處方面表示有苦難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質監部門對小區的電梯進行檢測后,提出了多項整改意見,“如果期限內不完成,電梯有可能將全部停運。”
但是,一旦涉及到“錢”的問題,維修就很難進行下去了。“小區本來就沒有專門的維修基金,我們只能按照《珠海物業管理條例》,‘一事一籌’。”但是這位負責人表示,“一事一籌”實際上很難執行,相關公告、征求意見、招標本來就需要時間,而業主往往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住在低樓層可以不用電梯”等,拒絕繳納維修費用,“我們已經發出了兩輪公告,每次都耗時耗力,但是錢就是收不上來。”
■現狀
全市15年以上電梯超百部
有關專家向記者介紹,住宅電梯一般使用15年后需進行改造或更新,但是國家目前并沒有強制報廢標準,這在法規方面留下了空白。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市注冊登記的電梯有10615部,其中在用電梯約9500部,在用的住宅電梯約有5000部,其中超過10年的在用住宅電梯有300多部,15年以上的有100多部,有些甚至使用超過了20年。
記者了解到,由于我市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住宅小區開始大規模建設,未來四五年內,電梯“老齡化”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電梯到了高齡期后,問題頻發,而到底由誰來為電梯維修和更換買單,業主和物業部門往往扯皮。
市質監部門在監管中發現,目前我市絕大部分住宅沒有專項維修資金,相關費用需要全體業主分擔。由此產生的業主和業主之間、業主和物管之間的矛盾已越來越多,影響到了社區的和諧穩定。
但是,由于我市已經出臺的《珠海市物業管理條例》中關于物業維修基金方面有“一事一籌”的規定,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對此,廣東林氏律師事務所主任林叔權律師就曾經呼吁,珠海應盡快制定物業專項維修基金管理辦法。
很多小區的負責人也表示,希望珠海市盡快出臺相關的“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在籌集、使用、監管資金方面有個明確的說法。
■出招
政府四舉措 保障住宅電梯安全
記者從市質監局了解到,近日,市委市政府批示要求,市質監、住規建、財政、法制等部門聯合研究制定四項舉措,保障全市住宅電梯安全。
1設立專項維修資金
設立專項維修資金,是該批示的第一條要求。市政府要求市住規建局起草《珠海市物業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在物業維修資金中設立住宅電梯專項資金,將電梯維修、改造、更換費用納入其中,解決電梯維修更換費用分攤矛盾多、籌集困難等問題。
2制定電梯強制報廢標準
據悉,市政府要求由市質監局起草《珠海市住宅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電梯生產、安裝、改造、維修、銷售和維護保養及相關安全主體責任進行規定,特別是要制定電梯強制報廢有關標準規范。據悉,該管理辦法將列入2012年珠海市政府規章立法計劃。
3張貼電梯安全警示標志
批示還要求在住宅電梯中張貼電梯安全警示標志牌。市質監局將制定標志牌樣板,并要求各電梯使用單位進行張貼。
4老舊電梯至少多檢一次
對于老舊電梯的檢測,市政府還要求增加老舊電梯檢驗頻次,對全市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電梯每年至少增加檢驗一次,所產生的檢驗費用由各區財政按實際檢驗成本給予定額補貼。
下一篇:東京地鐵電梯急停乘客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