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有座天門山,離天只有三尺三。
遠處的天門山,那只著名的天眼南北對開于千尋素壁之上,扶搖而通天,如明鏡嵌于天幕,透過氤氳蒸騰的霧靄靜看百態世間。
但2011年5月,網上出現的一則天門山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天門洞西側建設電梯工程的老消息,在張家界各大論壇再次引起熱議。
2008年時,該公司即通過媒體公布項目概要、意見建議征集通知以及專家論證會的消息,在一陣聲討聲浪過后,兩年間再無更多該項目的信息釋放出來。
及至外界再次關注時,天門山電梯工程已經獲得省環保廳和張家界市建設局原則同意的批復,悄然間,該工程項目已然“登堂入室”。
現場施工人員向新金融記者介紹,工程從2010年12月份就開始了,最先開始的是在天門洞口旁,通天大道廣場西側的隧道是今年才開始的,現在已經開鑿了百來米。按工程計劃,從通天大道廣場西側開鑿一條隧道直達天門洞口,在天門洞口旁與豎井電梯相接,這樣不想辛苦步行登爬999級天梯的游客可以通過隧道直達天門洞口。
新金融記者 滕虓 張家界報道
“其實天門山電梯這個創意最初就是我提出來的,還包括天門山索道、鬼谷棧道等這一整套策劃方案,最有名的還是后面飛機穿越天門洞,這也是我的創意。”《旅行》雜志社主編的金克劍表示。
金克劍是張家界當地知名的文化人,也是九三學社張家界市委副主委兼秘書長。幾年前,金克劍曾經就有想法在天門洞旁打一個洞直上天門山頂,還專門做了相關的策劃書,企業看了之后也就沒有消息了,他并不知道后面怎么論證,更不了解其進展到哪一步。
當金克劍再次從新金融記者電話中聽到天門山建電梯消息時,天門山的電梯項目早已開始了建設施工,張家界當地另一知情人則直言,天門山電梯的爭執無非是公眾的環境生態意識和傳統精神訴求、企業的市場經營、旅游試驗區改革轉型的推動等各種力量的拉鋸。
天眼“天梯”
在金克劍最初的設想中,天門山電梯初衷是通過直上天門洞頂后,有幾處非常有特色、驚險的景點,當時也并不是要建一個垂直電梯。而是憑著山體斜著上行的一條隧道,一側開著天窗,人沿隧道步行而上,一邊走一邊可以通過天窗觀看外面的景色。
“這個創意是很慎重的,天門洞正上方的天橋其實很薄,非常危險,受風化作用影響,經常掉碎石頭,這一部分絕對是不能動的。”金克劍告訴新金融記者。
天門洞本是臺地邊緣的一個地下溶洞,溶洞頂部是向斜構造的核部,因向斜之力擠壓,核部巖層本就為一個斷裂破碎帶,易于坍塌,再加上長期的溶蝕、侵蝕作用,終于南北兩端巖層崩落,露出天門。因此天門洞頂的橋狀巖層是山體中最薄弱的部分。當地人也告訴新金融記者,天門洞經常掉些碎石塊。
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披露的工程概要中也注意到這一點,電梯項目設計從天門洞口西側向內挖開隧道避開天門洞最薄弱的部分后再向上建電梯豎井。
張家界當地某知情人士就對新金融記者說,天門山有些巖體挺脆的,早幾年,有段時間因為天門山巖石崩落,部分路段還發生垮塌了,因為怕砸到游客,天門洞景區的盤山公路一度封停整修路面。
金克劍并不認為天門山電梯會影響到當地的地質結構。他說,天門洞的巖石總的來看密度非常大,且堅硬,加之天門山山體非常大,不是大面積的開山破洞,是從里面開鑿,影響有限,也不會造成水土流失和改變水質。
當年的創意規劃實際上也對天門山的山體地質結構做了了解,不過金克劍承認這種了解也就是請當地的地質專家去現場看,或者就直接電話找人咨詢一下這樣的項目設計是否有問題。
劉錫(化名)長期研究張家界本地的旅游產業,也曾經接觸過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告訴新金融記者,從技術上來說,早先該公司老總曾經說過沒有問題,現在已經過去兩年了,技術上應該更能保證。
工程技術也許并非天門山電梯可能遭遇的最大問題,天門山在張家界當地人心中一直被視為神山,是湘西地區的佛教中心,天門洞是這通天的唯一門戶,跨過“天門坎”經過天門洞就可直達天堂,其地位高于武陵源核心景區。
“天門山真的是神山,我們從小就知道,如果誰在山上隨地大小便,會被螞蟥咬的。洞頂據說是當年農民起義軍領袖的弟弟在上面埋有寶藏。”某旅行社的老總對新金融記者說,早先人們還不怎么用手機的時候,在天門洞洞頂,有一對男女在外面親熱被蛇咬了,借我的大哥大給醫院打了電話,讓救護車跑到天門洞下面,找人背著那個男人下去搶救。
神秘色彩一直沒有從天門山抹去。當地政府在天門山開工修筑盤山公路的時候還專門在天門洞舉行祭祀儀式,祭祀炮聲和山下開山的炮聲一起作響,以求保佑。據悉,祭祀之后,修路期間還真沒有因為事故死人。
據當地人介紹,當初武陵源修建百龍天梯的時候,施工單位往山體里打入很多鋼筋,對山體影響其實很大。當時拿下這個項目之后,百龍天梯公司曾經擱置了幾年,其中,除了等旅游市場成熟外,輿論壓力過大也是關鍵因素。前幾年百龍天梯曾經停運過兩個月,據說是迫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指責的壓力。
據金克劍透露,百龍天梯建成以后,建設部某領導曾發話要拆掉,但是既然已經建成,如果再拆一是會浪費錢;另外由于山體里已經嵌入了大量鋼筋鐵條,拆卸非常難,沒有三年時間根本拆不下來,拆卸后山體也不會再恢復到原樣。所以當地一些知名人士也在不同場合表示希望不要拆,就這樣保留了下來。
開發推力
天門山電梯的上馬不可避免地被注入了強烈的經濟價值邏輯,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彭友信就直言,沒有旅游就沒有張家界,沒有開發就沒有價值。天門山的深度開發被推上了前臺。
隨著長沙、常德、鳳凰的周邊城市以及國內更多旅游市場的開發,旅游產業這塊大餅會越攤越薄。張家界在傳統的大湘西旅游格局中必須開拓出新的旅游產品。
據武陵源區統計局制作的“近5年7月份各景點旅游接待人次占同期核心景區一次進山人數百分比一覽表”顯示,在張家界的傳統旅游模式中,占據核心的兩山一洞一湖,即黃石寨、天子山、黃龍洞、寶峰湖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現在還遠不如武陵源核心景區,來到張家界的游客必去武陵源景區,但是未必來天門山,100個游客中,大概還有三十多人不會來天門山景區。”張家界一旅行社的管理人員告訴新金融記者,天門山景區開發電梯除了滿足運力方面的需求外,其實也想開發更多的旅游產品,這也契合當地政府的下一步發展意圖。
大湘西旅游的主要線路是長沙、常德、張家界、鳳凰這一旅游路線圖,時間通常是4到5天。每一個景區和當地城市在旅行社的行程單上占據多少時間決定了它在這塊大餅中能分到多少。據旅行社的工作人員介紹,張家界在這條線路中搶到了兩天半的時間,然后張家界當地各大景區再在這兩天半的時間里面搶奪自己的份額。
據當地《張家界》雜志主編呂勇介紹,在這場時間爭奪戰中完全取得成功的只有一個——天門山景區。憑借“武陵之魂”的資源優勢[2689.63 -1.17%],挾兩次飛越天門、數次極限挑戰的強大攻勢,天門山攫取了半天時間。目前天門山景區進山人數占據核心景區進山人數的比例已經超過了黃龍洞,成為武陵源外圍景區的狀元。
“現在天門山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黃龍洞,成為武陵源核心景區外圍最為重要的一個旅游場所。”另一知情人告訴新金融記者,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不希望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僅僅是核心景區外圍的一個附屬景點,而是要成為與武陵源景區并列的一個核心景區。之前該公司曾經想把天門山這個項目賣掉,但是估計價格沒有談攏,所以沒有賣成。天門山索道旁有一片地,天門山旅游公司曾經想把這塊地給買下來,然后開發旅游地產,出價8個億,還專門制定了相關的規劃,但是政府一直沒有批下來,最后被湖南的華天集團以20億的高價買下,做綜合酒店開發。
在當地一些旅游人士看來,天門山景區要成為張家界市核心景區之一,天門山電梯在景區運營方面會起到很大作用。
旅游景區線路設計最忌諱的就是原路返回,新金融記者了解到,現在天門山的旅游線路確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基本是通過天門山索道全程原路返回。而天門山電梯開通后,游客可以形成一個循環的游覽通道,時間、運力等方面都會獲益。通過合理的時間安排和線路設計,就能增加收益和緩解運力。
據悉,天門山索道投資2.2億元人民幣,全套設備除了支架由中國天津生產外,均按歐洲標準由國外進口,一個纜車造價上百萬,運力上的緊張也會造成設施過度使用而加速老化,既存在風險,對公司來說也是很大的成本。
百龍天梯位于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由北京百龍綠色科技企業總公司、英國佛洛伊德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百龍天梯于1999年9月動工,2002年4月竣工并投入試營運,電梯主要設備由德國Rangger(朗格爾)國際電梯公司研究生產,耗資1.8億元。由中國當時最先富起來的第一批人中的孫寅貴主導建設。百龍天梯垂直高差335米,運行高度326米,由154米的山體內豎井和l72米的貼山鋼結構井架組成,采用三臺雙層全暴露觀光并列分體運行,運行速度3米/秒,一次單程僅需1分58秒。
如果再參照百龍天梯的經濟效益,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馬天門山電梯則更是充分必要。百龍天梯正式運營后僅四年時間就為國家累計上繳各項稅收約1500萬元,上繳“兩會一金”等1200多萬元,累計接待中外游客約400萬人,已經成為當地的一臺印鈔機。
“國外和國內旅游的模式其實是不一樣的,國外游客更喜歡生態旅游、休閑旅游,背著包慢慢逛。諸如重要的生態景點,老百姓絕對不會允許修建這么多的人工設施,他們更看重原生態。但是,國內修筑大量的人工設施,一方面是政府方面有投資,改善基礎設施,帶來GDP增長;另一方面,國內游客也確實喜歡和享受這種大量人工設施帶來的便捷和舒適。”某旅行社老總告訴新金融記者。
誰管審批
天門山電梯工程已經鑿洞施工了。
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彭友信對新金融記者說,天門山電梯項目每一步都是站得住腳的,環保部和建設部的一些專家也都參加了論證。
從公開披露的信息,天門山電梯項目已經獲得省環保廳和張家界市建設局原則上的同意。
根據國家建設部1993年度發布的《風景區名勝區規劃建設管理規定》,凡在風景名勝區進行的各項建設都應由建設單位填寫《建設選址審批書》,分級上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下列建設應從嚴控制,嚴格審查:1.公路、索道與纜車;2.大型文化、體育與游樂設施;3.旅館建筑;4.設置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徽志的標志建筑;5.由上級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建設項目。
同時對上述所列的五類建設項目選址,實行分級審批。屬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由省級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后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部門審批;屬于省級和縣(市)級風景名勝區的報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部門審批。在各級風景名勝區進行前所列五類以外的其他建設項目選址,由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部門審批。
據此規定,即便作為國家4A級旅游區的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其天門山電梯工程項目不屬于建設部規定的五類從嚴控制,嚴格審查的建設項目,不需要由省建設廳審查后報國務院建設部或其他授權部門,但是其審批也應由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部門審批。
張家界建設局設計科宋科長對新金融記者說,項目并未動工,要到省里批復,隨即他表示,省里建設廳已經授權市建設局批復,“沒有省里的授權我們也不敢批復啊。”
在張家界建設局的官網上,記者看到2010年7月份時,該局公布的張建設【2010】20號文件即張家界建設局《關于天門山豎井電梯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文件中表示,我局于2010年3月10日組織有關單位及專家召開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審查會,原則同意四川省煤炭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天門山-茅巖河風景名勝區天門山電梯項目初步設計》(修改后)。
張家界市委宣傳部的歐科長也對新金融記者表示,該項目的手續都已經批復,沒有問題和漏洞,公司也是合法正規的公司,之前曾經還有香港媒體來調查過,但并沒有發現問題,至于是否已經開始施工,他表示并不清楚。
而當新金融記者問道該項目報批需要的手續程序時,歐科長回答并不了解該項目具體需要的手續程序,應該是在籌備報批。
該部門的何主任表示,省里面知道天門山電梯工程項目,是在山體里面向上垂直打洞,目前省里面需要組織專家進行論證,論證需要地址、結構、美學等很多方面的專家,主要是結構方面。這個事情已經弄了很久,兩年前就做過論證,當時省里面也給了答復,必須不破壞天門洞景觀,對周邊景觀也不能有影響。
對省建設廳的回復,張家界市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并不了解其中具體情況。由于天門山既是國家4A旅游區,又是國家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其建設項目的審批也涉及多個部門。
2007年國家林業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級森林公園建設管理的緊急通知》表示,對于道路、度假村、索道等重大建設項目,必須經過專家論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并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同意及相應取得征占用林地等批準手續后才能開工建設。《湖南省森林公園管理條例》也規定建設項目的定點和設計方案,必須報經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未經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查的,由林業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未經有關部門審批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同時《湖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表示,建設項目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審查批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后,發展和改革等部門方可審批或核準立項,國土資源部門方可批準用地、發放采礦許可證,規劃部門方可發放規劃選址意見書,建設部門方可發放施工許可證,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方可發放安全生產許可證。
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如果涉及占地就需要國家來批,一般是省里面管理,湖南省方面的法律規定在一定程度比國家規定還要嚴格一些。
可見,天門山電梯工程涉及建設部門、林業部門、環保部門、規劃部門、發改委,甚至國土資源部門、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等。目前該工程公示的批復僅有湖南省環保廳和張家界市建設局的文件,且后者并沒有得到省里部門的授權。2002年熱議的百龍天梯的建設也都是通過了省計委、建設、環保、國土、消防、林業、電力等部門嚴格審查,并經批復后開始修建的。
據了解,承接該工程的是核工業華南建設工程集團公司。
2008年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某高層在接受當地一家媒體采訪時曾明確表示,該工程項目“沒有阻力,專家論證會已經開過了,已經批準了。”這里提及的沒有阻力和批準該如何理解呢?
電梯項目推出后的數年內,較為開放式的討論和參與主要集中在2008年10月26日,湖南省環保廳組織各方面專家召開的天門山電梯工程項目環境初步可已經行性調查論證報告咨詢論證會,以及天門山電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邀請公眾參與公示。
調查采訪中記者發現,接受采訪的對象中多數還是了解要修天門山電梯這回事,但是對諸如天門洞山體的地質現狀、可能的環境生態影響、項目需要報批審核的手續等更為詳盡的信息并未知曉,且很少有人知道天門山電梯工程其實已經開始動工修建。旅游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景區建設管理由天門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