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三菱電梯的交流會議中,副總裁胡平談到,上海三菱電梯是一個非常重視人才培養的企業,我們只招應屆畢業生,并不惜代價的培養自己的人才,其它企業精英如果想跳槽到上海三菱,那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上海三菱看來,企業文化是扎根每位員工心中的,它與員工的歸屬感并忠誠度是密不可分。
訪問上海三菱后,港日電梯集團總裁賴小林非常感慨的說,有了壓力;有信念,才更有動力!
日立電梯(上海)有限公司是日立電梯繼廣州、天津以后在國內的第三個制造基地。經過不斷發展,日立電梯現已形成“一個總部 、二個研發中心、三個制造基地”的戰略格局,不斷推動中國業務的發展。日立電梯將it、環境、能源等多領域技術全方位結合、運用,不斷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安全、高效、舒適、便捷的產品,為創造豐富多彩的都市生活貢獻了巨大力量。總辦李昌盛說,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以服務為宗旨,克守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為政府、社會、企業服務;團結全體會員單位,切實發揮了行業協會在政府和行業、會員與會員之間橋梁和紐帶的重要作用。
康力電梯董事長王友林說,非常感謝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組織策劃了本次珠三角電梯行業的考察。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致力于電梯行業各方面資源整合,精誠團結,不斷推出增值服務,為電梯行業開拓了更為廣闊的市場,搭建了一個又一個平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為我們長三角電梯行業打造了一個更為寬廣的國際化大舞臺!王董事長表示,非常希望通過這次的多方交流能讓中國電梯市場更好地面向未來,走向世界!王董事長是一個真正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智者,作為我國電梯業首家上市公司,在他的眼里康力電梯不僅要贏在中國;更應該與中國的電梯行業共同走在世界電梯行業的前沿!
通力電梯總裁mr.jiang為了會晤珠三角各大企業領導,將早上8點半在金茂商廈的總裁會議提前到8點,會后立刻返回公司與珠三角行業精英進行會晤,mr.jiang說電梯市場不僅僅在上海,昆山,和長三角,也不在僅僅珠三角,而是在整個中國。所以通力電梯給予各分公司大力支持,讓分公司自己有很彈性的決策權,通力電梯的核心競爭力是在分公司,他們給每個客戶最有實力的一線員工,讓每一個市場服務都能達到最高的水平!
說到團隊的培養,mr.jiang說,不是他在培養團隊,而是團隊在培養他;他說,到了中國,他的教育才開始!從2006年的3000臺到2010年的30000臺,業績的突飛猛進見證了通力企業的成長,未來的通力,市場潛力將更加巨大!
訪問通力電梯后,廣州日立電梯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歐哲說,我的思路被打開了,我找到了我們自己的不足,我們會尋找出更適合我們自身發展的道路。
江南嘉捷,一個致力于民族品牌發展的電梯企業,他們將著力于產品研發、創新!江南嘉捷的領導說,員工的心態很重要、它無形中決定著產品質量,所以我們不僅給員工配備了一流設備,也為員工配備了一流的生活服務設施和環境。比如,我們有員工專用羽毛球場,乒乓球場和臺球場等。讓每位員工在快節奏高效率完成工作的同時,又能很好的調節身心;讓員工生活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生活,高效激情的工作。江南嘉捷領導還說,品牌是個積累的過程,適當的宣傳與用戶的口碑很重要,所以在軟件服務上面,他們做得也是很用心。
參觀結束時,廣東蒂森克虜伯電梯總經理鄭武感慨地說,在參觀了具有代表性的外資、合資及本土電梯企業后,感受到目前長三角地區的電梯企業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在生產規模和設備投入方面,同時這些企業又各具自己特色。其中以上海三菱和日立電梯為代表的合資企業注重精細化生產及人才的培養;以通力為代表的外資企業注重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康力和江南嘉捷為代表的本土企業也都具備了很高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另外江南嘉捷為員工提供的優雅舒適的辦公環境和各種文體活動設施很能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自主技術創新及規范化管理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來提升本土電梯品牌。
蘇州電梯博覽中心,一個以交易為主的平臺,展臺面積大概有2.5萬平米,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注重實效,并有意致力于電梯行業發展壯大;在國內,蘇州電梯博覽中心和全國房地產商會組建了高峰論壇,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家房地產商;在海外,他們不僅積極參與世界知名的展覽會,而且與海外組委會有著很好的協作交流方式,并在線注冊實行6種國際化語言宣傳網絡; 在政府的推動下,蘇博很好地實現了自己的市場化運作及專業運營方式,有了完善的市場化運作和專業運營方式,那么蘇博無疑在國際化拓展中一定會做的更強!
最后,永日電梯副總裁曾紀凱說,通過此次對長三角電梯的訪問學習,有非常深的感觸。即感嘆中國電梯制造企業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又為目前珠三角電梯企業的現狀感到擔心,對長三角的具體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 廠房規模龐大,人文環境良好
通過走訪幾個大的電梯企業,無論是合資品牌或國產品牌,占地面積都在100畝以上,人員多在1000人以上。現代制造業越來越薄利化,只有上一定規模才能超過行業的利潤平衡點。這樣就促使有潛力的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合作、合資從而把企業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效應才能追求最大利益。而且在企業的規劃上更趨合理化,能做到大而不亂,沒有堆積起來的感覺。特別是是日立(上海)有限公司,在新工廠的規劃上充分考慮了物流、人流、環保的諸多因素,使工廠的固有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在人文環境的建設上,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品牌的江南嘉捷,辦公環境與休息場所渾然一體,和諧得讓企業的員工仿佛感覺在家工作一樣,可以說是電梯行業在人文硬件環境建設的一面旗幟。雖然這只是人文建設的一方面,但我相信其它方面他們應該也會做得很好。
二、 開發更適合于市場需求的產品,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很強
中國電梯企業的發展之路,在上世紀90年代本身就是一個借鑒、學習、甚至是照搬國外品牌技術、方法、工藝的過程。而現在,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大型電梯企業非常注重自主產品的研發,比如說上海三菱的可變速電梯,通力的雙轎廂電梯等。特別應該提到國產品牌的江南嘉捷,在其展示廳中展示不少于30項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這說明中國的電梯企業,對自主創新、知識產權方面的投入及注意力在不斷地轉變及加強。而且大多數企業都在建設省級甚至是國家級的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在走一條產、學、研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 先進的設備和工裝、工藝及管理工具
早在21世紀初時,所謂的柔性生產線(比如說salvagnini的產品)只是一些合資大廠所考慮的設備。而今特別是最近2-3年時間內,隨著國產品牌的不斷壯大,很多企業都投資了不止一條的柔性生產線,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生產效率及企業形象。至于制作工藝方面,很多企業都改變了傳統的制作工藝,使自身的生產過程更適應于差異化及個性化的市場需求。在管理方面有幾家大型企業(特別是國產品牌企業)都部署了erp系統,提高了企業本身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 合理的產業結構及產業布局
經過這次交流,發現長三角的電梯企業有一個共同點,都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哪些該自己,哪些應該由下游供應商去完成,企業跟人一樣,他不是萬能的,那怕同等規模的企業,他所側重的產品可能完全不同,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很好產業鏈,將我不擅長的或者是附加價值低的產品交給我的下游合作供應商去完成。而自身只會注重一些核心部件或高附加值的部件的生產。還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產業鏈的分布在企業的周邊,有些供應商甚至直接駐廠供貨,這樣大大縮短了企業本身的采購半徑。
五、 以客戶為中心理念堅定不移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落到實處卻比較難,但我覺得長三角的電梯企業很重視這點,特別是通力電梯,通過交流發現,他們無論從人員結構、資源分配上都非常注意企業兩頭的發展,也就是流行的啞鈴式企業結構。把自身服務的客戶放在第一位,企業在提供產品的同時也在提供服務,你的服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你后續的發展。
曾總裁說,長三角的電梯企業在很多方面都走在行業的前列(僅代表個人觀點),珠三角電梯企業的雖然起步比較早,但是大部分企業未對自身的市場定位作好規劃,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所以有些企業無論在選用配件或源料上盡量的降低等級,造成整梯的定位越來越低。在管理及制造工藝上不愿意花過多的資源投入,大部分還是沿用一些老舊的生產工藝及管理方法。未來5年內,電梯行業必將面臨一次新的洗牌過程,如果我們的電梯企業想要生存,必須做大做強,改變企業單打獨斗的習慣,盡快的實現企業發展的轉型,當然可以合縱也可以聯橫,方式有很多種,隨著整個行業的薄利化,市場要求企業必須開發更有創意、更安全,特別是更能節省成本的產品,在管理上要求企業行為更規范,一切成本均在可控的范圍內,甚至是引用或部署更先進的信息化系統來幫助企業在管理方面進行質的提升。特別提到一點,必須注意你的下游的發展,也就是產業鏈的建設,要清楚的認識到,你的下游其實就是你的左臂右膀,他成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你對客戶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的質量,如果學到了先進的管理方法或者是部署了新的信息化工具的話,不妨將你的下游也一齊納入進來提高,不要擔心他的水平提高了,產品質量提高了,將好的產品又供給其它工廠甚至是你的競爭對手那里,真正重要的是你有培養一個好的下游的能力,而不用在意他將好的產品賣給其它工廠,這樣的話整個電梯行業才會有共同的進步,難道不是嗎?到有一天電梯行業也像汽車行業一樣的生產模式,你不覺得電梯行業及每一位電梯人都成功了嗎?作為電梯行業的一分子,真正希望電梯行業持續、健康、和諧的發展下去。
至此,珠三角電梯行業精英觀訪長三角電梯企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讓我們共同祝福騰飛的中國電梯市場,魅力無限!再創輝煌!
上一篇:北京市電梯將實時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