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目前有5萬多臺電梯,為了實現它的安全運行,已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其中。以前差不多平均要40分鐘才能趕到電梯事故現場的工作人員,現在只要18分鐘左右。
由市委黨刊等舉辦的“西子論壇”昨天舉行第13期,談的就是包括電梯安全在內的公共安全問題。
針對食品安全,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斌提到了“食品檔案”。
德國很多超市出售的雞蛋上,都有一行數字,第一位編號代表產蛋母雞的飼養方式,是放養還是飼料喂食,第二位編號表示出產地;第三位編號則代表著產蛋母雞所在的養雞場、雞籠等的編號。
去年年底,德國安全食品管理機構在一些雞蛋中發現超標的致癌物質二惡英后,就是通過編碼順藤摸瓜將焦點快速鎖定在了一家飼料原料提供企業身上。
目前,杭州也已經開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凡進入杭州的蔬菜,先要在勾莊查,進入抽出生在哪里、坐過什么車、轉過幾道販子……每棵蔬菜的歷史,都被會記錄下來,讓大家吃得放心。今后,我們的追溯制度還將更加嚴謹和規范。
除了食品安全外,公共安全還包括交通安全、生產安全、社會治安等多方面。
比如,我們的電梯安全。杭州市質監局副局長李祖明說,杭州目前有5萬多臺電梯,為了實現它的安全運行,已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其中。
現在,只要撥打電梯應急特服電話96333,電腦會自動轉接至維護單位;15秒鐘內維護單位沒有回復,電腦又會自動通知杭州51個電梯救助站中離其最近的一個;如果再過15秒鐘仍沒有反應,信息將直接送達在應急中心值班的工程師。通過物聯網系統的運用,以前差不多平均要40分鐘才能趕到救援現場的工作人員,現在只要18分鐘左右。
接下來,電梯物聯網系統還將升級,比如,一出現故障就能直接聯系應急中心,通過視頻直接與工程師進行對話,進行基本處理等。這一好做法還有望在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