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通力”在全國電梯行業排名榜單排到第八,稅收排名全區第一;“沃克斯”花巨資請來職業經理人……新年伊始,記者在南潯電梯產業園采訪時不斷聽到一批龍頭企業的好消息,讓人興奮不已。
這兩天,南潯區正在開“兩會”,區委書記高屹在不同的討論現場,還不忘與代表、委員們探討電梯業如何轉型升級,不忘鼓勵企業家向全國市場占有率20%的目標沖刺。
事實上,南潯的電梯產業已擁有全國12%的市場
這一切的背后,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南潯電梯,正換個姿勢領跑!這正是南潯電梯產業始終堅持加快轉型有股勁,做到借智借力有巧勁、產業升級有韌勁,在鼓勁增壓中早轉快轉,在早轉快轉中贏得主動。
高屹對記者說,轉型是艱難的,對于電梯企業來說更為不易。在多年發展的基礎上,南潯一批電梯企業正跳出粗放發展模式,改變只賺辛苦錢的狀況,通過技術創新,闖出了“就地升級”之路。
“在去年的技術創新投入上,‘巨人通力’拿出的是4000多萬元,‘沃克斯’拿出的是1000多萬元。”南潯區發展改革與經濟貿易局局長施小平說。
這么多的錢投下去有收益嗎?“巨人通力”董事長錢江作出一個手勢:5∶5。“我們已經連續5年保持行業增速第一的紀錄,每年訂單均以50%以上的速度實現快速成長”。
在錢江看來,技術就是企業的生命線,誰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誰在市場競爭中就有發言權。在與通力合資前,“巨人”的產品研發主要遵循跟隨戰略,市場上什么產品好銷,就如法炮制。可是,跟隨只能得益于一時,不能獲益于長久。
去年4月,“巨人通力”投資2000多萬元的研發大樓落成并啟用,成立研發中心,建立了60多人的研發團隊。2010年,公司被授予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與浙江大學聯合攻關的研究項目——高速高舒適性曳引式電梯的關鍵技術研制及產業化開發獲得了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整機產品獲得了上海世博會船舶館、瑞典王國館、長春輕軌等重點項目訂單,部件產品發展了通力、迅達、東芝等高端客戶。
日前,記者在沃克斯電梯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新廠房里看到,投資1.65億元建設的新廠一期工程已進入生產階段,投資1000多萬元的電梯試驗塔也已封頂。
“這個電梯試驗塔總高度為108米,無論是高度還是速度在電梯行業均屬領先……”沃克斯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林告訴記者,他們準備在試驗塔中安裝每秒6米的高速電梯。
龍頭企業“轉”得快,中小企業也在“深耕細作”中挖掘競爭力。采訪中,一大批率先轉型的中小企業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怡達和諧電梯”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間接式曳引機”、“間接機動電梯”等10件專利;“恒達富士電梯”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19件專利,其中6件專利已被授權,企業又成功開發了“微電腦控制防故障自動扶梯”、“新型高制動安全觀光電梯”兩只省級新產品,目前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產品的研制和開發上來。
“一個領軍人才做活一個企業”,這兩年成為南潯電梯業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已成為他們從制造集群向智慧集群升級的主力。“巨人通力”用建立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巨人通力”以浙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為重點,與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現代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長陳子辰和浙江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梅德慶等在機械制造研究領域的資深專家,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一批豐碩成果。
據“巨人通力”工會主席胡秀林介紹,他們除了請專家外,還鼓勵員工出點子,開展“精益生產活動”,對沿用多年的計件工資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作出重大變革,釋放了員工自主管理、參與改革的工作熱情,一年多來,員工參與改革的案例達到3000多件。上月,公司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授予“全國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稱號。
南潯有近55家電梯企業,但不少企業還是家族經營。前不久,“沃克斯”重金引進一支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使南潯電梯業走來首位“簽約總經理”,此舉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
“這個團隊有6個人組成,我們給出的簽約崗位是總經理、技術總監和制造總監,簽約期限3年。”李小林告訴記者,這支團隊原在國際知名電梯企業擔任中國項目運營官、技術總監等職,有著專業、豐富的管理經驗。
“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借助專業人士的優勢。作為一家合資企業,能否把自己的企業交給別人去改良,這不僅僅是個企業家心態的問題,更是企業發展的問題,畢竟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公司德資代表、總工程師黃國華對記者說,德國總部非常認可這次做法。
這些企業高管在原先的公司收入不錯,緣何來南潯“二次創業”呢?“‘沃克斯’在中國市場的潛力非常大,老板的創業精神讓我們非常感動。”團隊中的一位總監對“沃克斯”充滿信心。
事實上,這個團隊自從去年10月進入公司以來,“沃克斯”無論在市場開拓上還是內部管理上都煥然一新。有了這支團隊,李小林也是信心十足:“我們2011的目標是7000臺,‘十二五’里爭創30億。”
南潯區區長吳繼平對記者說,經濟轉型升級,人才和智力支撐是根本。誰擁有人才優勢,誰就能占領制高點,南潯電梯業通過不斷引進高端人才,進一步提升電梯產業發展內涵、豐富發展內容、增加發展含金量。
南潯電梯,以怎樣的姿態蓄勢爆發,再次領跑?高屹表示:“南潯區將大力發展電梯產業集群,以產業集群來提升產業競爭力1
據吳繼平介紹,電梯已成為南潯區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現已形成了以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無機房電梯、觀光電梯等為主要產品的電梯產業群體。
近年來,南潯區非常重視電梯產業集群基地的建設,專門成立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制定電梯產業集群基地發展規劃,并出臺《關于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若干政策意見》、《南潯區引進培養和使用人才暫行辦法》、《南潯區省高新技術企業、省以上新產品、區優勢企業財政補助政策的操作辦法》等一系列推進基地建設的優惠政策,推動產業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創新型轉變。
目前,南潯區以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為目標,加快構建有利于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優化區域創新和投資環境,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梯產業集群,打造南潯區電梯區域品牌,力爭把南潯區電梯產業基地建設成“全國電梯產業新高地”。
副區長潘耕峰告訴記者,對于在臨滬工業區設置電梯產業園,是現有產業發展的需要。南潯的電梯產業發展歷史悠久,但是形成了倒三角。整機廠在全國的知名度相對較高,但是沒有形成產業鏈。為此他們著重考慮重點引進配套企業,打造研發和檢測的公共服務平臺,配合電梯企業發展的需要,給電梯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南潯的最終目的是把南潯電梯打造成真正的產業鏈。
政府將依托以企業來招商的形式引進部件企業,比如巨人和通力合作整機業務后,中方股東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介入多個部件領域,和電梯配套。相信整機強了以后自然能夠對配件形成吸引力。電梯企業的稅收對財政貢獻很高,給政府做了很大的貢獻,政府也會給電梯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
潘耕峰說,電梯在今后將有很長的發展,現在電梯壽命在12至15年,維修保養將會是個很大市常有些電梯企業已經非常重視這一方面,每臺電梯都建立了電子檔案,他們把售后服務和營銷結合在一起。今后政府也會盡力配合企業做好之后服務鏈工作。
轉型還在路上;南潯電梯正負重奮進,換個姿勢,再次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