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量的增長”到“質的攀升”
中國電梯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備案在冊的電梯數量正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增長,早在幾年前我國就已經成為全球電梯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目前中國在用梯數量已超過160萬臺。作為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2010年,我國電梯產量保持繼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全年電梯產量預計超過30萬臺。電梯行業資深人士、快速電梯公司總裁李昰圭指出,隨著房地產和城市公共建設市場的發展,借力于上海世博會等一系列國際盛會的召開,電梯行業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踏上“節能化”、“環?;?rdquo;、“科技化”的革命之路,我們相信2011年依然會是充滿發展和機遇的一年。
龐大的數字,折射著我國電梯業的高速增長。然而,“增長”不完全等同于“成長”。如何在“量的增長”的同時追求“質的攀升”,是一個關乎“成長”的命題。實現電梯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行業規范的穩步建立和推進,依托于每家企業的健康壯大。在此,我們擷取去年電梯行業變動的幾個標志或者說關鍵詞,試圖勾畫我國電梯業成熟化進階的軌跡。
以人為本:行業標準、企業規范并行
“安全”或者說以人為本,是電梯行業首當其沖的關鍵詞。2010年3月1日,新的《電梯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成為電梯行業向行業規范化邁進的重要一步。新標準明確規定了開關門時間、噪音分貝、安全裝置、電梯材料等事關乘用者安全的各項指標,由此,消費者生命安全這一電梯業賴以發展的基本要求,在制度上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和保障。
如果說消費者是企業的上帝,那么電梯安裝施工人員則是為企業鋪就安全之路的建設者。在過去的一年里,安全責任意識強烈的電梯企業,越來越看到安裝維保安全在保證電梯安全中的基礎地位,從而將“以消費者為本”的理念延展為“以消費者為本”、“以安裝員工為本”并重。以奧的斯集團為例,2010年繼續深化對其旗下子公司的“環境,健康,安全符合性審核”和“死亡預防審核”,以量化評估電梯安裝工地的安全狀況,將其對施工員工的安全負責的承諾落到實處,也為“以人為本”、保障消費者乘梯安全夯實基礎。
廠商、經銷商共贏:拓展渠道溝通項目
電梯企業實現可持續的市場開拓,有賴于正確的市場發展思路,“共贏”成為電梯企業運籌、決勝于市場的關鍵詞。
快速電梯有限公司總裁李昰圭認為,“經銷商、代理商是連接電梯廠商和客戶的關鍵渠道,因此,建立良好的銷售渠道與溝通機制是電梯企業運作中并行于品質優化和服務保證的重要方面。”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快速電梯2010年7月9日首開業內學院式培訓先河,以“快速皇家學院”為平臺深化渠道溝通。“快速皇家學院”輻射企業全國銷售網絡,半年中,面向快速電梯的代銷商、分包商等分別開展了主題多樣的培訓活動,溝通合作伙伴所需,為其提供銷售策略、安裝技術、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支持。電梯企業同時從其合作伙伴的成長中獲益:以代銷商、分包商為重要的客戶溝通媒介,企業收獲的不僅是客戶洞察的深入、市場銷售的增長,更有品牌美譽度的上升。
在以“企業-代理/經銷-客戶”營銷模式為特點的電梯行業,學院式培訓為電梯企業和代銷商戰略關系的建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就品牌屬性、安裝技術、安全管理等同其代銷商展開長效溝通,最終使得客戶和電梯乘用者真正受益。伴隨著快速皇家學院的開辦,電梯渠道培訓溝通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應當上升為業界共謀消費者權益、追求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共同命題。
獻力“低碳”世博:彰顯技術潛力
國內電梯行業的可持續邁進和趨于成熟,離不開著眼未來的創新意識。2010年,上海世博園區電梯設備由上海三菱電梯、蘇州快速電梯等全國31家知名電梯制造企業共同負責承建。契合“低碳”主題,獻力世博的中國電梯企業紛紛以適合的產品服務園區建設,諸如無機房配置方案、永磁同步無齒輪驅動方式等節能、環保技術,同國際水平接軌,順應社會趨勢,彰顯了各自應對未來城市建設需要的巨大技術潛力。
比如,“永磁同步無齒輪”的應用成為多家電梯廠商服務綠色世博,乃至應對未來低碳市場需求的技術選擇。據世博會合作電梯廠商之一—蘇州快速電梯的技術人員介紹,他們的乘客電梯中應用了設計緊湊的永磁同步無齒輪驅動方式,以提高傳動效果,與傳統方式相比節能達50%左右,同時,無齒輪結構不需要潤滑,從而杜絕了油污和廢油處理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安全為先,致力共贏,面向未來,電梯行業以自身建設為保證,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優化合作渠道,并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和方向。在制度完善以保障公眾安全、渠道互動以促進合作伙伴共贏之外,2010年富有責任感的國內電梯企業同時還在保護環境、投身公益事業等方面累積越來越多的社會價值,如探索節能技術、開展企業助學活動等等,穩步踐行著從市場量的擴張到行業品質的沉淀的成熟進階。